就和父王为江晏清准备的一样,没能摆脱无主、落灰的命运。
墨晚吟和公输堇被招安后,联手重现墨家和公输家的辉煌。
墨家倡导“兼爱”“非攻”,主张节俭、尚贤,致力于消弭战争、维护和平,科技成果用于城防,增强了国家的防御力量。
公输家精于器械制造与工程技术,在军事上打造出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在民用领域推动了建筑等工程的发展。
二者从思想与技术层面为夏朝的稳定、安全与发展提供了助力。
在这之后的五年里,墨家与公输家作为科技探索的先锋,引领着夏朝在知识的海洋中破浪前行。
墨家在光学上发现小孔成像原理,在力学上对杠杆、滑轮等有深入研究,还发明连弩车、转射机等守城器械。
公输家以精湛木工技艺闻名,发明云梯用于攻城,还有墨斗、曲尺等工具,极大地推动了建筑、军事等领域的发展。
两家的科技成果各具特色,犹如双子星般交相辉映,在建筑、军事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夏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夏榆桑还是嫌慢。
思索再三后,他释放了一批西方科学家,再将书籍资料一并交给墨家与公输家。
这些来自西方的知识宝库,如同催化剂一般,加速了夏朝科技发展的进程。
在东西方知识的交融碰撞下,夏朝的科技发展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
夏朝学者夜以继日地研究、探索,将东西方的智慧精华融会贯通。
不出百年,夏朝便踏入电气时代。
曾经只能依靠烛光照明的夜晚,被明亮的电灯点亮,曾经依赖人力、畜力的生产运输,被电力驱动的机械取代。
夏朝在科技领域遥遥领先,通过填海造路、跨海搭桥,将两片隔海相望的大陆缝合在一起。
在重新融合的土地上,夏朝皇帝夏榆桑审时度势,做出了又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他正式下令将原本设立在西大陆的都护府变更为省会,从“一国多制”全面改为“夏制”,实现统一治理。
在推行“夏制”的过程中,夏朝政府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秉持着包容并蓄的态度,力求在统一的制度框架下,让各民族都能感受到平等与尊重。
政府大力倡导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鼓励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
随着“夏制”的逐步推行,全球2000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生活与工作中,增进了解,消除隔阂,形成“两千民族一家亲”的和谐局面。
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个民族都是与众不同的星辰,共同闪耀在夏朝的夜空。
从此群星璀璨,夜如白昼。
每当午夜梦回,万籁俱寂。
年轻的皇帝总会想起那位故人,想起夏朝那位传奇的国舅爷。
“师尊,我是你的骄傲吗?”
夏榆桑轻声呢喃,声音在空荡的寝殿里回荡,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期许和忐忑。
明冉,能不能喜欢我一点,一点就好。
为了这一点喜欢,要他呕心沥血、肝脑涂地都可以。
可是,如今的你又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