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了八扇的黄花梨木底座的山水画屏风,她就看见苏三太太正坐在榻上,神情不善。
苏三太太穿了一身泥金色的袄裙,头上搭着个银鼠皮的抹额,听见响动瞧见是苏杏璇,脸上的戾气稍稍削减,朝着她招了招手:“如意,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才刚从老太太那里请了安,过来看看您。”苏杏璇轻盈的到了她跟前靠着她坐下,自然而然的把头靠在她肩膀上,软了声音撒娇:“您怎的看着不怎么高兴?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苏三太太心绪难平,想到太原的来信就觉恼怒,冷哼了一声就道:“还不是底下的人办事不妥当,让送去些好的给幺幺服侍,可送去的都眼空心大,眼里没了主子!好好的一个人,竟然得了一场大病,眼看着就要能动身了的,又拖了这么长时间。”
这件事之前贺家就已经写信来说过,贺家跟漕运有些关系,送来的信总是很及时也很快,这事儿之前却不是说有下人的过错的,现在却又说起伺候的人不好,苏杏璇微微蹙眉很担忧的问:“娘怎么这么说?是不是妹妹的病又更严重了?”
她跟苏邀是同一天出生,否则也不至于被抱错了,可是既然她先在苏家养了这么多年,府里众人也叫惯了三小姐,众人就默认苏邀当了小的那个,成了四小姐。
苏三太太烦闷的揉了揉眉心:“不止这个…”她欲言又止看了看苏杏璇,到底还是没说什么,只是道:“就是几个下人不好,被惯坏了,没了分寸,已经被贺家处置了。”
被贺家处置?
苏杏璇心中疑虑骤然升起,别人不知道,她却通过苏桉知道的清清楚楚,养在贺家的苏邀是个什么性子,做过多少蠢事。
苏桉还常常拿苏邀当成笑话来跟她说。
分明苏邀被桑嬷嬷和珍珠哄的死死地,怎么现在就是下人不好了?
她心中不解,正出神,就听见苏三太太在边上喊她:“如意,如意?”
“娘。”苏杏璇回过神来,有些歉意的在她肩上蹭了蹭:“我有些担心妹妹,既然下人不好,那还是快些把人接回来吧,眼看着也要过年了,好歹让妹妹回来团圆。”
苏三太太有些欣慰,摸了摸她的头发爱怜的夸了一声:“好孩子,我就知道你是个最善良懂事的。”她说着,又有些高兴的笑了起来:“还有个好消息,你外祖母和二舅舅二舅母这回也要一起进京来,除了把幺幺送回来,还带着仙衣她们几个一道进京,给你二舅母的父亲贺寿。”
苏杏璇心中一凛。
之前只说是贺二爷送苏邀进京来,现在却连贺太太都要跟着一起来?
贺太太分明都已经守寡多年,足不出户了,她怎么会跟着凑这个热闹?
何况这跟她之前所知道的完全不一样……苏三太太并不能体会女儿的心思,叹了口气捂着心口有些难受:“幺幺这么些年在外头,也受了许多委屈,那等人家能给她什么好的教养?等她回来了,你们都要多多跟她亲近……省的她心里难受。”
到底是亲生的女儿呢,苏杏璇在心里讥讽的笑了一声。
哪怕这么上不得台面,苏三太太也在心里巴巴的盼着这个女儿好,可见血脉亲情总有其作用在。
也不知道苏桉到底是怎么办的事,怎么还把事情越弄越糟了,看苏三太太这样子,根本不曾为了苏邀去见沈家夫妻的事情生气,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第16章十五章撑腰
苏杏璇不明白,远在太原的贺大奶奶也同样有些吃惊,她刚从娘家接了孩子们回来,听见说太太那边儿已经吩咐下来,让准备行囊,就似信非信的问:“果然吗?黄嬷嬷亲自来说的?”
她身上还穿着外出回来的狐狸毛的斗篷,一回屋就忍不住被迎面而来的暖气熏得打了个喷嚏,齐嬷嬷急忙上前来给她将斗篷脱了,大丫头金铃就取了小暖炉过来给她暖着,也笑着道:“真是奇了,太太这么久都不出门了,如今竟然为了亲家老爷的寿辰要去京城。”
为了亲家老爷的寿辰?
贺大奶奶沉默不语看了她一眼。
哪里有这么巧的事,贺太太自从守寡之后,就不再出门走人情了,前些年也不是没各种亲戚家中做寿成亲,这其中也没能请的动贺太太的。
这一次与其说贺太太是为了去给亲家老爷贺寿,倒不如说……是为了苏邀去京城撑腰的吧?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次桑嬷嬷如此大胆冒进,根本不是自作主张,没错,奴大是容易欺主,可那也得分是什么时候。
贺家慢待苏邀了吗?贺太太不喜欢苏邀吗?
都没有,可桑嬷嬷仍旧如此大的胆子,在贺家的眼皮子底下也敢耍弄心机,这是为什么?无非因为她心知肚明,这太原并没人会为了这件事戳破脸皮,得罪京城那边的她的主子。
贺大奶奶又想起苏邀那一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