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你不是朕的白月光免费阅读 > 16第十六章(第1页)

16第十六章(第1页)

淮阳王下令开府库,开粮仓。

世子一万个不情愿,但在父王的命令下,也只好推了国相崔衡的儿子递来的、去听乐署头牌红袖编的新曲邀约,前去翠微山下,看管那些吏卒搭建草棚,施粥赈灾。

萧锦扁了扁嘴,来到林榆跟前抱怨:

“父王自个儿睡到隅中才起,偏说自己有要事,让我去看顾赈灾。有国相在那里了,还不够吗?”

林榆昨日夜里见到了淮阳王。

萧珵正在为赈灾一事发愁,愁得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唤来了家中的女乐。

琴瑟雅音一直听到了三更天。

最后,他在《伐檀》曲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中,想通了林榆的话:

如今正值瞿阳倒台,朝廷有意不施赈济,就是想看淮阳国的忠心。

淮阳王于是即刻令人开仓放粮,哪怕散尽府银,也要不惜一切,安抚灾民。

下了令之后,萧珵望着寝殿中的雕梁画栋,辗转了一宿,也痛惜了一夜。

唉。

栋梁。

栋梁之才。

可他本来不应该是栋梁,而是那梁柱上的飞龙才对。

这是萧珵自景和元年,十七岁的林榆从长安来了淮阳后,第一次见到他。

他长得很像他的阿父。

也像他的阿母。

他在铁匠的农舍里,安然长大了。

长大了,铁匠怕不再能够护得住他。

萧珵于是借着瞿阳在全国各地设立郡国学,短短一月,着人将学舍修成了翠微山上的一景。

萧珵不求上进,名声在外,只能让自己的儿子萧锦多次前往书院。

萧锦的纨绔,虽然也是声名远播,不过也好,国中的名儒贤达教不动他,去求教书院中,为总角之年的孩子们授书的夫子,再合适不过了。

倘若不是这次翠微山忽然发生了雪灾,他将一直守着这若即若离的距离,或许永远不会与林榆相见。

当他从家令那里得知,林榆来了王府,而且还带了学舍上下老小,甚至是庖厨老妇,一起住了进来时,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即刻着人唤来了萧锦。

他拎起了萧锦的耳朵:“你擅自做主,接阿钰入了王府,你知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瞧着呢?!”

他啐道:“若非阿钰机警,行事周全,带上了学舍老小,你这样做,一不留神,就是害了人家,害了王府,害了你阿父!”

“是啊,阿钰处事周全,这不,还给阿父博了一个尊师重教的好名声吗?”萧锦摸着发红的耳朵,心有余悸。

见阿父仍吹胡子瞪眼,他赶紧陪笑:“郡国学,虽是瞿阳的主意,但当今天子不改政令,想必对于郡国学这种事,也是欢喜的。阿父这样做,说不定,哦,不,必然是做到人家的心坎上了。”

萧珵瞪他一眼,斥道:“眼下,天子刚收回了大权,喜恶怎么样,还不知道呢,哪是你小子能揣摩得准的?”

萧锦无奈:“陛下喜好诗书,这点我还是知道的。儿时读书,苏太傅授课,那叫一个‘使人昏昏’,承明殿里头这么些人,就他一个人读得专注。”

他于是又受了阿父冷不丁飞来的一脚。

“年节之中,发生雪灾,这是大事。你是淮阳王的世子,若是能亲自前去安抚灾民,那些乡民们必受安慰。”林榆对萧锦说,片刻又道,“我在王府也没别的事,可以同你一道去翠微山。翠微山下住着的乡民,有一些还是书院里的学生,虽然没有伤亡,但我也放心不下。”

这话正中萧锦下怀,他连声道好。

林鸢听见了他们的话,从里屋走了出来。

她朝世子施了礼,思忖着说:“雪灾赈济,施粥散粮固然重要,衣物、干草和避身之所也是极为要紧的。我听说,灾民如今就在国相的府衙避身,廊下,院里都挤满了人。雪虽然停了,可是化雪的日子,远比下雪之时更冷。这样到底不是长久之计。过了元日,府衙开堂,也无法再容纳这些灾民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