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掌中娇娘免费阅读 > 11011(第1页)

11011(第1页)

寿康长公主原是先帝一母同胞的嫡姐,备受皇宠,其膝下有一爱女丹灵郡主,嫁与其表哥章仁太子为妻。

不巧的是,先帝次子皇二子恋慕丹灵郡主已久,潜伏绸缪多年,于成武十八年发动宫变,章仁太子救驾而亡,先帝亦被皇二子软禁毒杀。

紧要关头,被先帝召回长安叙职的永宁王带兵擒获皇二子,先帝临终前,曾留有口谕,将皇位与江山托付给永宁王。

永宁王含泪登基称帝,年号永徽。

永徽帝对长公主这位嫡姐敬重有加,登基后又赐予她封号寿康二字。

宫变之乱时,一场大火烧烬东宫,丹灵郡主这个太子妃与其嫡子一同随章仁太子而去。

寿康长公主承受丧女之痛,这些年都深居简出,这般大的宴会已是许久不曾办过。

皇帝由谁来做,对云笙这类平头百姓而言无甚在意,左不过都是皇亲国戚,她们更在乎哪位皇帝即位能减免赋税,让她们过上好日子。

永徽帝登基大典过后,云笙一家才在进城赶集的布告上略知一二,那会儿婆母直喊作孽,生怕此事误了夫君的科考。

云笙这辈子都不曾想过还能面见这般贵人,她跟在二夫人她们身后,规规矩矩低着头,不敢乱看。

只余光扫过长公主府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处处陈设皆比侯府还要金贵。

皇姐大寿,永徽帝派宫中内侍监赐下诸多绫罗绸缎以示恩赏,云笙看着前面乌泱泱的人头,随众人跪地叩拜。

她悄悄抬了抬眼,只见最前头的寿康长公主一身紫衣华服,搀扶在她身边的年轻郎君应该便是她最疼爱的嫡长孙平阳郡公。

送走宫里的人,众人为寿康长公主贺寿,宴席分了男女两席,女席在后院,男席设在前院。

二夫人见云笙拘束,叫婢子时不时看顾几分,到底是侯府带出来的人,免得损了侯府颜面。

云笙承她这份情,心存感激。

只贵女们玩乐,投壶作诗,她终归格格不入,府上的两位娘子与她不熟,自是也顾不得她。

云笙走远些,想寻个清净地松口气。

她有些想建康老家了,乡下的日子虽清贫,一家三口却过的自在。只她也知自己是痴人说梦,好不容易落脚富庶的长安,婆母与夫君是不会再回去的。

云笙摸了摸双臂,低叹一声。

_

后院贵女们一番玩乐,前头的郎君们亦是不在话下。

众人喝的脸红脖子粗,拥住平阳郡公打趣道:“郡公,咱们兄弟明人不说暗话,都道长公主面上是过寿辰,实则是想为你相看婚事。今日来了诸多贵女,也不知哪家女郎能得你青眼?”

平阳郡公面皮过薄,听众人调侃他的婚事,耳垂红到滴血。

他避重就轻,忙摆手道:“今日祖母大寿,还望诸兄吃好喝好,若有失礼之处,请多多海涵。”

众人大笑,要拉着他去场上射箭。

平阳郡公明显招架不住,长公主府的婢女过来请他道:“郡公,长公主叫您去后院说话,女郎们作了诗,请您过去鉴赏。”

郎君们会心一笑,终于肯放人。

说是去鉴诗,谁人不知长公主的用意,分明是叫他去相看。

平阳郡公在众人的打趣声中,红着脸告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