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带着网咖回1950年免费 > 第37章(第1页)

第37章(第1页)

连长则是亲自报了一箱可乐到朱可夫的面前。

朱可夫点点头:“辛苦了。这批可乐在市面上卖的怎么样?”

“元帅,可以说是抢购。胜利百货商场已经挤满了人,那个楼层干事谢尔比不得不拉起了警戒线,控制排队购买可乐的人群。”

“现在商场每天限量供应一千瓶可乐。不然他们的库存都不够了。”朱可夫点点头:“知道了,你先下去忙吧。”

“是,元帅!”连长敬了个礼后离开,朱可夫拿起一瓶山海关可乐打量起来。

这个可乐采用玻璃瓶封装,玻璃瓶外用彩色包装纸包裹。包装纸上印刷着中苏双语的可乐名,还有山海关和千里江山图的图案。

这个包装是当时李锐坚持要用的,代价就是这包装纸的成本上升了六倍。

但是李锐觉得这很值得。如今的中国还没有足够的品牌意识,很多商人都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包装与品牌的力量。

而从微末之时,李锐就要开始先布局。

让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想到可乐就要想到山海关可乐。

山海关可乐的包装很精美,比可口可乐的包装还要好看。而且背面还印刷着【为了最后的胜利!】这样的标语。

这瞬间赢得了朱可夫元帅的好感。打开瓶盖,顿顿顿一朱可夫元帅畅饮一口。

“哦一哈!”长处一口气,朱可夫元帅眼神都亮了。

这个味道也太好了,一点都不逊色于可口可乐,甚至口味好像还更好一点。

“果然,还是社会主义可乐才更对我的胃口啊!”朱可夫元帅没忍住,一口气把一瓶可乐直接干了。

与此同时,山海关可乐在苏联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和大学生中引发了一场小小的风波。

苏联高级知识分子,当年不少都有过去外国学习或者交流的经验。

有的人在二战时为了避难跑去美国,等到战争结束又回来苏联。这其中很多人都是喝过可乐的。

他们中许多人对可乐的喜爱一点都不下于朱可夫。

不过现在可乐不好买了,他们也不是朱可夫,能直接去和商场经理索要。

一天一千瓶可乐的配额,想买就要排队。这让很多人不满。于是在斯大林同志在前往莫斯科大学进行参观检查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斯大林同志对与会的科学家和大学生代表们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时。

有一名科学家直言不讳的提出了他们的要求。

“斯大林同志,可乐。我们需要更多的可乐。来自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山海关可乐。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希望能大批量配发到学校里,让师生们能敞开购买。”

不苟言笑的斯大林同志忍不住微微扬起眉毛:“来自社会主义中国的山海关可乐?”

第五十三章下车就被围

山海关可乐引发的抢购狂潮最终还是传到了斯大林的耳朵里了。

他微微有点惊讶,但是他还是让自己的秘书去给自己买了一瓶回来。

斯大林并不是很喜欢喝可乐,他更喜欢苏联原产的龙薅汽水(一种草本植物饮料,有龙薅药草的味道,很多人喝不惯)。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知道可乐好不好喝。

毕竟英美领导人招待过他可口可乐。浅尝一口,斯大林觉得和口可口乐好像没什么区别。

“朱可夫元帅喝了吗?”斯大林想到了苏联高层里的可乐品鉴大师。

“喝了,朱可夫元帅表示以后不需要在喝“特供伏特加”了。”秘书回答道。

这是得到了苏联第一可乐品鉴大师的肯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