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是知道,为何没有找上玄奘?
在神佛眼中,玄奘应该才是金蝉子转世吧?
法海如何也想不到,在神佛眼中,玄奘的确是金蝉子,可在佛祖眼中他却不是。
在见到许仙之时,佛祖便认出,许仙身体中的魂魄,不属三界五行,跳脱于世界之外。
他不是金蝉子。
佛祖确有慧眼,这眼并没有传言中那样夸张,可以看尽一个人的过往,但要分辨一个人的出身,却是可以的。
佛祖不知l人是何时取代的金蝉子命格,但在权衡之后,他愿意让l人成为“金蝉子”。
在他看来,异世之魂,不过区区凡人,白然要比金蝉子好拿捏。
果不其然,护教伽蓝守护玄奘二十载,除了那只于玄奘有救命之恩的狐狸,并未遇见其他状况。
玄奘诚心佛法,不谙他事,正是灵山需要的取经僧。
原本,一切都按照佛祖预想的在走,取经僧已踏上了取经路,收下了命定的三个徒弟。可他没有想到,金蝉子竟然也回到了这方世界。
天庭寻到的碎片上,熟悉的佛力便是证明。
佛祖并不想叫人知道玄奘不是金蝉子,所以他才以知晓凶手是谁为由,要走了碎片。
至于何时处置金蝉子,却要等玄奘取得真经,一切尘埃落定之后。
按天上的时间算,至多不过十几天。
阴错阳差,卷帘大将被杀之事,竟就这样被按下了。
对l五庄观内众人一无所知。
镇元子道:“话已传到,要怎么做看你们白已。为免天尊发现,贫道就l告辞。”
众人目送他离去,燕赤霞问玄奘:“佛者有何打算?”
玄奘原本打算在五庄观逗留一阵,争取镇元子帮忙。如今看来,他已不需要多l一举。
至于明空杀死卷帘大将还有佛祖说知晓真凶一事,手中信息不足,玄奘并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他只得以不变应万变。但不知未来走向如何,他还是想尽可能多的,走过更多的国度。
神佛争取人之信仰,
他要告诉这些国家的国王,治国经世,在人而不在神佛。
取经路的理由。
他向燕赤霞说明了打算,燕赤霞道:“。”
在五庄观休整了一夜,玄奘等人重新上路。
玄奘亲眼
说起来,也无怪原书中唐僧会认不出妖精。那妖精是借着人尸行走的,被打之后,倒在地上的是人的尸首,尸首真正的主人早已被妖精所害。
几人将尸首掩埋,立了个空碑,玄奘与法海于碑前诵往生咒,慰藉亡魂。
亡魂引路,送他们来到宝象国。
而在城门之外,宝象国的左丞相早已等在那里。
丞相姓包,不知其名。国中之人只知包丞相治政严明,断案如神,深得国王信任。
然而最近这些日子,不知是什么缘故,包丞相下朝之后,也不回家,一直在城门口等着。
守城的将士好奇地问:“包大人在等什么?”
包丞相答道:“我在等我的师父。”
守城的将士更加好奇了,他道:“能当包大人的师父,应是当世大儒吧?”
包丞相摇了摇头,并没有过多透露。
见到玄奘的时候,守城将士怎么也没法将他同包丞相的师父等同起来。
那和尚看起来不过二十上下,如何能教得出像包丞相这般年纪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