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七十一章史书上称之为北宣。……
永熙帝出来不久,便开始下雪,漫天雪花飘飘洒洒,落到指尖,瞬间消融。
现在的永熙帝是坐拥天下的大宣皇帝,感情用事只会让他万劫不复。
早朝上,永熙帝坐在龙椅上,高高在上,睥睨着滔滔不绝的公孙霖,冷静地听他讲完,接着用带有上位者的压迫感,轻飘飘说道:“好啊,既然大理寺丞这么关系户部的事,即日起就去户部尚书手底下做事吧,户部不行,就兵部,总有一处是能让大理寺丞发挥才能的。吏部安排一下。”
永熙帝完全可以轻易捏死公孙霖,可能会遭受非议和公孙家的仇恨,但那些动摇不了他。
他都能在没有证明自己身份的遗诏的情况下称帝,这些不好的言论对他来说和挠痒痒没什么区别了。
永熙帝需要的是争议,以此昭告天下,中州的朝廷没有成为他的一言堂,依旧有多方的声音,依旧在正常运行。
他登基,不代表大宣走向沉沦,官场不是一片黑暗腐败。
此后,他也会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宣子民,他有当他们的皇帝的资格,不过与李延相比,他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李延身后,既有运筹帷幄的谋士云枕松,又有骁勇善战的将军齐剑霜,和他对抗,少不了吃苦头。
齐剑霜暗中支援李延,顺利帮助他逃离胥信厚的追杀,平安抵达瀚城。
宫变后的第二十五天,李延在瀚城成立了另一个政权,后来的史书上叫做北宣。
大宣共有八州,北方四州划归北宣,共六百四十三万平方公里,三千五百万人口。
玄铁营正式与中州统治者决裂,弃爵弃官,变为北宣的唯一镇国大将军,掌握北宣所有兵力。
原青县的云枕松,不再只是一县县令,而位于北宣朝廷五千多位官员、谋士之首,瀚王一人之下,北宣众人之上,无论他人在何地,北宣朝堂、离瀚王最近的位置,始终留给云枕松。
*
齐剑霜等云枕松上了马,自己才翻身上马,驾马慢慢悠悠地来到云枕松身边,说道:“邓画护送你和公主,我要先去安排好巫峪关的防线。”
出了中州直接管辖地界,再往北便是巫峪关。
云枕松点了点头:“去吧,注意安全。胥信厚能杀就杀了。”
因为齐彦的缘故,云枕松现在平等地恨韩琰身边的每一个人,齐剑霜和李延更甚。
两匹马紧紧挨着,一匹白马,一匹玄马。
齐剑霜坐在玄马马背上,身后是即将出发的大军,一部分前往巫峪关,一部分分批次在攻打北匈的线路上扎营,为最后的大战做好援兵准备。
齐剑霜抬手命人送来一个长盒,递到云枕松手里,眼底是无法掩饰的悲伤:“这里是彦儿生前的物件……自己留下,或者……送给李延。”
云枕松略微惊讶地抬头,他掂在手里,盒子有些分量,推开盖子,他看见了里面的东西,估计齐彦从小到大能保存到现在的物件都在这个盒子里了。
他粗略翻了一下,有孩子用的木剑、木弓,有齐彦自己缝下姓名的护腕,也有他写下的为数不多的文字,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生前无人在意,死后珍重万分。
“好,好。”云枕松重复地说道,手无意识地拍了拍盒子,像是和齐彦再次有了联系。
盒子被羽生妥善收好。
齐剑霜探身在他脑门上亲了一口,伴随一句嘹亮低沉的“出发”,数万大军整齐划一地前进,战甲铿锵,铁蹄有力,大地跟着颤抖起来。
再次回到瀚城,早已物是人非。
见到李延,云枕松惊讶于他的变化,依旧是那副样貌,但全身气场已尽数蜕变。
李延如同被烈焰燃烧殆尽的华丽锦缎,昔日的风流恣意,只余下冷硬的灰烬,比几个月前更加不近人情。
“枕松,你来了。”
李延坐在上座,手掌张开,拇指和中指用力按在两侧的太阳穴,指腹不断地使劲捻揉。
曾经面对云枕松他们,眼眸总带有几分轻佻笑意,如今深陷眉骨之下,眼窝处沉淀着浓得化不开的阴翳,那双眼睛黑如寒潭,冰冷、疏离、强势。
下人俯身请云枕松、邓画等人落座,久别重逢后,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瀚王……节哀。”云枕松说的这句话,不仅说给他,还是说给在场在乎齐彦的所有人。
李延放下手,正了正更加劲瘦的身子,他薄唇紧抿成一条凌厉的直线,嘴角再难寻觅漫不经心的弧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残酷压抑的紧绷,他说道;“嗯,泓客怎么没来?”
“他先去了巫峪关。”
“有他在,我总能安心些。”李延皱了皱鼻子,好似是极力压制悲痛的情绪,“等他回来,我要向他请罪啊……”
在场所有人下意识猛地抬头看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