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众人欢呼雀跃,像粉丝遇见偶像般簇拥而上。
有人调整手机角度,有人悄悄整理衣领,连平日不苟言笑的几位也咧开嘴,站得笔直。
手机快门声此起彼伏,韦穆站在队伍中间,神情平静,目光深远。
最初这种合影的事,韦穆还有些不习惯,后来次数多了,就渐渐习惯这样的场面。
自从“真功”现世,他不再是那个普通的留学生,而是即将被无数人仰望的“大师”。
无论身份高低,教授、将军、政要。
只要知晓内情,无一例外,皆以敬畏之礼拜之。
那眼神,那姿态,那小心翼翼的语气,都与普通人面对权贵时如出一辙。
只是,他们对韦穆的这份敬畏不是源于权力或地位,而是源于一种超脱常理的力量。
饭后一个多小时,午后阳光斜斜掠过军事基地的训练场。
特殊训练队集结完毕。
五十一人。
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他们列成五列整齐的方阵,军靴踏地,声如闷鼓。
清一色是狮城军队中万里挑一的精锐,个个肩宽背阔,眼神锐利,肌肉线条在作训服下如钢索似的绷紧。
每一个精锐皆是体能巅峰的青壮年,百米跑进十秒,负重越野如履平地,格斗、射击、野外生存样样拔尖。
此刻,他们肃立不动,汗水顺着鬓角滑落,却无人抬手擦拭。
而当他们的目光扫向队列前方时,颇为意外。
林毅勇站在那里。
这位领导的肩章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身旁站着一位身穿素色练功服的男子,神情平淡,正是韦穆。
“林领导?他怎么来了?”
虽然这支特殊训练队由他亲手筹建,是他的心血之作,但自成立以来,他极少亲临训练现场。
过去两年里,全队上下只见过他两次,一次是成立当日的授旗仪式。
第二次是半年后的一次突击考核,来去如风,只留下一句“还不错”。
“报告!集合完毕!”
“应到五十一人,实到五十一人!”
一声洪亮口令撕破空气。
训练队队长名叫金士翔,其动作干脆利落,军靴猛地砸地,发出整齐一响。
他身形挺拔如松,五官棱角分明,浓眉如刀,双目炯炯有神,一身迷彩训练服贴着身躯勒出结实的肩背。
此时这位队长向着林毅勇敬礼,右臂抬起,五指的指尖直抵帽檐,像教科书标准那般敬礼。
林毅勇站在队列前方,微微颔首,侧头对身旁几位校级军官道:“你们先去忙吧,这边我来交代几句。”
几位军官面露迟疑,彼此互对一个眼神,终究不敢多言。
“是!”
三人同时敬礼,动作整齐划一,转身离去,皮鞋踏地声由近及远,渐渐消失在训练场的拐角。
特殊训练队等51人站好了,眼神都带有疑惑地看向林毅勇以及身后的杨博士等人,就没人关注到韦穆,可能觉得韦穆过于年轻,下意识忽略了。
林毅勇侧身,朝杨博士点了点头。
杨博士会意,整了整眼镜,步伐稳健地走到队列正前方,说道:“各位,你们参与这场特殊训练,已经接近一年了。”
“相信你们自己也感受到了,这套源自美国顶尖军事科研体系的科学训练法,不仅系统、精准,而且极其有效。”
“一年前,你们中的许多人,体能虽优,但潜力尚未完全释放。而现在,”杨博士嘴角微扬,“你们的爆发力、耐力、神经反应速度,全都突破了军方历史记录。这肯定不是什么偶然现象,这是数据驱动之下带来的精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