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叨叨的叮嘱,跟奶奶一样操心。
宛若佳人伴(李古酌):好。
周日,李古酌打通名片上的号码,“阿姨,我想清楚了。”
两人在一家咖啡馆碰面。
刘母把菜单递给他,被李古酌拒绝了,“我不喝苦的。”
刘母给自己点了杯抹茶拿铁,又要了块巧克力熔岩。
“这个是甜的。”她让服务员把蛋糕放在李古酌面前。
“谢谢阿姨。”
“想好了?”刘母从不拐弯抹角,直奔主题。
李古酌的嘴角沾着巧克力粉,“阿姨,其实我想了很久,却发现,我其实并不知如何去爱人,我的初衷是让他开心,为此,我愿为他克服心理障碍,将我自己献于他,时时刻刻挂念着他……我知道这些能否配得上他,但我会学着他的模样,拼了命的爱他。”
刘母手捧咖啡,欣赏着窗外的风景,颇为悠闲,和紧张的李古酌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样,可以吗……?”
“当然。”刘母放下拿铁,坐正身子,“阿姨并不在乎你的回答,而是要你这个认真的态度,阿姨希望你能认真对待这段感情,而事实证明,你可以,那阿姨也就放心了。”
“谢谢阿姨。”李古酌兴奋地挥舞手臂。
“你一会打算去哪?回家吗?用不用我送你?”
李古酌吃完蛋糕,不舍地把小勺舔净,“我想回乡下,看看奶奶和父亲。”
刘母找服务员又点了块蓝莓巴斯克,“吃吧,吃完我送你去,正好我还想问你点事——你的父亲是怎么死的?”
李古酌挖了一大口湿润的蛋糕体,含糊地说道:“酒驾,车祸。”
“什么时候!”
李古酌狼吞虎咽吃着蛋糕,压根没有注意刘母焦急的语气。“一年前,10月1日。”
“他……叫李寒?”
刘长阳一行十名学生,一名带队教师坐着颠簸的大巴前往省城,与全省的竞赛生集体集训。
地点在省实验中学,包吃包住。
一中一行人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
室内篮球场、游泳馆、羽毛球场……种类全,设施新,重点是对学生开放。
四人寝,独立卫浴,24小时热水……如此优质的设备,每年的学费只有一中的80%,其收入大部分来源于省教育厅拨款,是省内第一批进行小班额授课、智能授课的试验田。
每个年级只有500人,每班10-30人不等,全员配备笔记本电脑。
而这500人又分为点中点、点班、次点、普通班……
全省前0。5%可升入该校,只有0。01%能进入点中点。在这里,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不好好学习只能上工大。
授课地点在学校的大阶梯教室,座位是按学校划分的,东道主自然得到了最靠前的核心位置,至于一中这样才勉强凑出两位数人选的,自然不被待见的分到了后面。
连着十四天高强度的学习,一中队员纷纷表示:“体会到如此奢华的校园设备,也是不枉此行了。”
刘长阳无奈地放下笔,“保二争一,不然就真的白学了。”
“是,总得得个省二才有加分。”有人应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