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带领小李庄发家致富的同时,顺带一下一个祖宗生的,也无可厚非,而且这事,当然是对小李庄有好处了。
最关键一点,顺带大李庄致富,实际上也是帮助小李庄致富,这两个村紧挨着,小李庄要真正发展养殖业,必须要有一条能出入的公路。
前面秦河说炸山修路,实际上效果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法,秦河也进行过勘察,上百米的石头山,先不说工程有多大,等修好路,也不知道是八十年代还是九十年代了,算算代价,那也有些得不偿失。
还有一点,正如刚刚秦河所说的那样,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大李庄,对小李庄的好处,显而易见,小李庄人口五百多人,大李庄可是两千多人,有了大李庄在前面挡住压力,小李庄发展特色养殖,才有条件顺风顺水。
好东西,自然留给小李庄,不是有句话是那样说的嘛。
“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将贫穷的人消灭掉,以达到共同富裕!”
这场架有了秦河参与,仿佛一下打开了两村几百年的心结,当然,要想两村人,马上就一起唱相亲相爱一家人,那是不可能的,人都是感情动物,数代人的恩恩怨怨,哪有那么容易说和解就和解,自然也没那么快转换过来。
不过对于秦河释放的善意,大李庄当天就回报之,堵水的河道,马上就被打开了,看到川流不息的河水,众人全都露出开心的微笑。
随着大李庄那些受伤的村民,有钱医治后,还有秦河那天所说的话,让大李庄一些年轻人开始充满幻想,一些人想去小李庄去找秦河,但是因为刚刚发生这事,一时之间,众人都在犹豫。
这件事也很快传播开来,众人纷纷好奇小李庄到底是不是真有一个武功高手,秦河走在路上,这段时间,都经常被人询问,不厌其烦,不过很快就有其他事情,把大家注意力转移过了。
因为另外一件大事出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吸引过去了,暂时也没人去小李庄找秦河了。
最近南湖县正式收到通知,要把现在的大队生产集体工分制,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
也就是说,分产到户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
一时之间,整个南湖县的公社大队都沸腾了!
第120章34:分产到户到村长选举
大家期盼已久的分产到户,终于来临了。
而这时候的小李庄,却是陷入有些怪异的沉默,眼看大家日子突然变好,这时候却要分产到户,众人心里五味杂陈,各种心思都开始出现。
小李庄的沉默,是因为大家是不知道如何决断,如果年初就实行分产到户,那小李庄众人,估计都会拍手欢迎,而现在,大队鸡场每月收入几千块,大家都还等着分红,如果突然把大队土地全部均分了,那小李庄又该何处何从。
小李庄暂时陷入沉默,但是河对面的大李庄,大家却是很积极,别看大李庄往年比小李庄过得好,而好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无非每年多两百斤粮食。
大李庄人多,土地矛盾更加复杂,人心还没有现在的小李庄齐心,很快大李庄就开始丈量土地,统计大队资产,还有统计人数,另外统计田地。
这些工作极为繁琐,而且统计田地不是随便简单丈量就行了,还得把上等水田,和旱田,沙田,因为这些田肥力不同,种植出来的水稻产量也天差地别。
大队集体的确是按人口,分田分地,但是如果干部不公平,把旱田沙田分给一户人家,人家肯定要和你决斗,所以大队干部也必须统计好所有田地,把水田,旱田,沙田,按比例划为无数个小块,你家五分水田搭八分旱田,他家一亩旱田搭三分水田,以这种方式来调合矛盾。
而等分好田地后,如果你觉得你家田地太远,不好管理,那你可以找别人换,至于怎么换,就看你自己会不会做人了。
总之,为了分田地这事,对面大李庄已经忙活一个多月,都还没搞清,而对面的小李庄,沉默一个多月后,终于有些人,终于忍不住了,也要出手了。
最开出手的,就是上次分红只分到三块钱的那两兄弟,两人早就期盼已久分产到户了,自家孩子多,一家老小十来口,按照分产到户的政策,自家可以分到十来亩土地,哪里还用想现在这样处处受到排挤。
很快两兄弟就联合了十几户村民,别小看这十几户,他们虽然只占小李庄九分之一的家庭,但是这十几户都是多崽多女的家庭,这十几户的家庭成员已经达到小李庄五分之一的人口了,差不多有一百人了。
这些人,为什么想分产到户,自然是因为按照分产到户的政策,大队财产土地都必须按人头均分,这些人家里人多,但是劳动力却不多,现在这种大队集体制,他们靠工分,只能每天吃地瓜了。
除了这些人,大队其他人,各种心思的都有,显然,不可能齐心。
两兄弟首先出手就打李书记的七寸,直接去公社和县里面告状,痛诉小李庄大队书记和大队干部不作为,对国家政策采取蔑视和抗拒行为,和国家政策对抗,还有控诉李书记个人贪污腐败,包括私占大队财产,大概意思就是私建鸡场的问题,还有对某种社员打击报复等等一系列问题。
这事一闹,很快县里就派了调查组来了,首先李书记贪污问题是不存在的,公社账目一清二楚,小李庄以前是有名的穷逼大队,多少财产一清二楚。
另外鸡场这个问题上,县里干部意见相差很大,有些干部说李书记这的确是违规操作,这种集资方式不是很社会。。主义,没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小李庄重新审核鸡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