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村口大樟树下的大饭店旁边,去年又开了几个店铺,杂货铺,修自行车铺,最后隐隐约约,形成了一条商业街的雏形。
最后修路的时候,那条河上面修了一座宽八米的大桥,过河后的小路,也被修成一个大马路,宽七点五米,一直通到大李庄的主路上。
这样难免占用了一些大李庄沙田土地,最后经过商量,占用多少大李庄土地,就从河对面的出村口的位置补偿一块给大李庄。
这样,大李庄就有一块飞地在小李庄村口,而了这块土地后,被秦河提议,干脆修建一条商业街,饭店,杂货店,理发店,卖衣服鞋子的店面,修车补胎的,甚至连两村卫生院也搬到这条街上。
很快,那些小贩们也尝到商机,他们在这条街上租一个地方,拿来贩卖城里面的一些吃食,和玩具,两个村两三千人的消费市场,足够支撑一条商业街。
现在虽然那些收鸡蛋的小贩们没有了,但是由于鸡场扩大的原因,每天进出的人丝毫没有比以前少,一些司机,还有一些代理商,常年要扎根这里,加上每三个月分红,村民手上有了钱,那肯定得消费。
原先两个村只有大樟树下面一个饭店,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大李庄也坐不住了,和秦河商量,能不能大李庄自己也开一家。秦河当然同意,做生意,只有竞争才有发展,一个饭店,完全无法满足这么多人消费。
大家现在有钱了,一个星期下一次馆子,打打牙祭,现在都成了小李庄村民的常态了,特别那群年轻人,整天无所事事,一大群人都窝在饭店门口聊天打牌,难怪会引发打牌赌钱的事。
这年头,出门打工还是稀奇事,而现在分产到户后,每家每户那几亩田土,每天忙死忙活,到年底一算收成,交了公粮后,只余下来几百斤粮食,还不够全家人吃饱,以前大家用粗粮还能凑合吃一顿,现在小李庄家家户户,谁还吃那玩意。
现在家家户户吃大米饭,已经成了标配,可辛辛苦苦一年,最后发现种田的价值,还不如鸡场三个月分一次红,这下大家都有了意见。
一些懒惰的户主,干脆把田租给邻居或者爱种田的村民,每年他们帮忙交公粮,另外再给百八十斤米就行了。
这种好事,以前是不可能有,而现在,小李庄村,越来越多人不爱种田了。
不种田的人多了,而鸡场又不需要这么多人,那剩余的劳动力自然而然就多余了出来。
这些人原本都是种庄稼的好手,眼见都无所事事,每天聚集在一起聊天打牌,让很多老一辈的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找村长反应这事,必须制止这股歪风邪气。
秦河收到这种消息越来越多,也开始反思起来,从农耕时代到现在的商业时代,这其中释放出的劳动力,的确要解决,不然会成大问题。
现在小李庄这种风气渐渐形成,等鸡场稳定后,利润越来越高,分红也越来越多,到那时候,不但小李庄的二流子会多起来,到时也会把这股歪风带到对面大李庄。
先不说这个年代打工还不流行,就算流行农民工,八十年代的农民工工资估计比村民分红的钱还低。
看来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很严重!
第133章47:压制许久的矛盾
要想改变这么多剩余劳动力问题,这个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八二年,两个村有很多任务,首先就是把路整好,另外秦河还打算,等路整好后,下半年看看能不能联系供电局,把两个村的电解决掉。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八,小李庄通往大李庄的水泥马路正式完成,正式开始通车,这条路也是集资建的,其中小李庄出资百分之三十,大李庄出资百分之二十,剩下的百分之五十,是由各大代理商捐款的。
至于为什么要捐款,自然理由很充足,对外宣传,捐款修路建桥,这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实际上真正原因是秦河找到他们,如果把路修好了,他们每天出入拉鸡蛋的车也方便,不止小李庄这条路,就连大李庄通往县城那条路,他们也出了一部分钱。
不管是为了讨好秦河,还是真正为了方便拉鸡蛋,总之,这次修路,代理商是出了大代价,特别张全德兄弟几人就要出资两万,这也算是补交了他们这五年的代理费了。
整个八二年上半年,两个村都在风风火火搞建设,不管是修路还是建房,各种拖拉机和小货车进进出出,就没停过,秦河不但要负责村里各项工作,还得负责鸡场工作,甚至还得隔一天就去饲料配料车间,偷偷摸摸使用合成术。
目前鸡场饲料合成,早不止顺子一人了,还多了另外三人,这两人中,有两人是大李庄村民,一人是小李庄村民,四人负责配制比例,等配好后,再交给其他村民喂养。
目前鸡场的工人都是拿工资的,这些人除了吃苦耐劳外,还得政治正确,必须想了为村集体利益为第一位。
原先,鸡饲料的确是由顺子和秦河调配,但是秦河,实在太忙了,实在没时间天天花几个小时调配原料比例,而顺子一个人最开始,调配小李庄八百只鸡的鸡饲料还行,突然增加一万只鸡,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最后只能再挑选几人,这时候,大家都是同一个经济合作社的村民,不能分你我,为了让大李庄安心,最终也从大李庄中选了两人,再从小李庄中选取一人,一起四人调制配方。
而秦河虽然不参与调制秘方了,但是他基本隔一两天,就要去调制车间视察一下,表面上是为了检查质量,实际上则是偷偷摸摸使用合成术,没有他的合成术,这些饲料就算放那,发酵三百六十五天,也没办法变成超级饲料。
整个饲料车间有上千平方米,里面存放了数百桶做好的饲料,因为这个饲料要有一道发酵工艺,所以,都调制好比例后,由工人把饲料装桶,再把桶存放在车间仓库,这种做法,自然是秦河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