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章景暄的推论,薛元音花了一盏茶时间试图推翻,而后又花了足足一柱香时间去接受。
章景暄简单地道明前因后果:
“此处泉阳县是商队常来往之地,明明近年战事刚歇,商队呈上御前的盈润却比往年多了几番。圣上让太子殿下私下探查商队行的何种生意,未曾想这利润来源似乎有些不对……此地临近西域塞外,牵涉甚广,商队繁多不易捉拿,殿下遂派我假借伴驾之由,顺路来此暗访。”
薛元音点头表示知晓,打量眼前这个破破烂烂的院子,道:
“要不我们先去镇上要雅间先住着……”
她猛然想起了什么,捏了下荷包,面色微变,问道:“你现在身上有多少银钱?”
章景暄看了她一眼,答都未答。
薛元音:“……”
哪个世家正经人出门会带银子啊,书上说黄白之物太俗,又强调铜臭,他们最多在荷包里放两个子儿做个意思,平日里都是随从来付钱。
她好歹还带了点碎银,章景暄恐怕根本不屑带银钱。
薛元音抱着希望,问道:“你那个玉佩能当掉吗?”
章景暄思忖了下,摇头:“那个玉佩是我小时抓周之用,成色剔透,触感温润,一看就属贵气之物,非达官显贵不能佩戴。若是当掉有暴露身份的风险,最好不要。”
薛元音顿时垮起一张脸。
那完了,这点碎银更不能乱花了!他们定然要在此地停留一段时日,在稳定下来找到合适的营生之前,钱要用在刀刃上。
章景暄没再管她,低头捡起那把锁头,专注地钻研。
他们现在没有锁头,这把得用来锁大门,得幸他以前钻研过木机巧锁,学得一二皮毛,于是把锁头在手里翻来覆去弄了一会,竟然把它复原回去了。
他随手把锁头挂在隐隐有点腐朽的大门上,伸手将大门推开。
薛元音和他一起朝院子里面看去。
哪怕事先做好了心理准备,这咋一见如此简陋的住处,两人还是生生顿在原地。
这是个普通一进小院,进门拐角里是个狭道,大抵通往茅厕。中间地面是夯实的泥土路,左边是西厢房,右边是东灶屋,前方是正房。正房里头是正屋,外头是个小厅,摆着木桌,周围放了木凳,显然是用膳之处。
院子中间从左到右拉了一条麻绳,用来挂晒衣物。正房外墙边竖着扫帚,外墙两边和东西屋子之间各自隔开一个拐角,围着篱笆,大抵是喂鸡鸭的。
这院子拢共就这么大。
说实话这种院子在镇上甚至是县里都是百姓常住的,只不过薛元音跟章景暄生来都在公侯之家,从未体会过这种生活,就算是最苦的时候也没吃过这种苦。
一时间,两人都站在院子外边无从下脚。
最后还是章景暄先迈步进去,道:“我们没别处可住,先安顿下来。”
薛元音也走进去,大致转了一圈,虽说器具物什样样都缺,但至少睡觉的屋子有两个,这让她松了口气。
大抵看她是个姑娘,章景暄选了屋子偏小的厢房,薛元音自然不跟他客气,毫不犹豫要了更宽敞的正房。
下面就是最严峻的问题——清扫。
屋子灰尘太多,他们没有仆从来收拾屋子,必须亲自来。
看目前情况,前任主人是一对夫妻,没有旁人,正好便宜了他们。
这对夫妻大抵也是看家里揭不开锅,出去一趟没想到赔了命,所以最基本的器具物什都有,能将就着先用。
木柜里有叠好的旧被旧席,尚算整洁干净。但床榻草席落了层灰,不擦洗不能睡人。此外桌案、凳子、窗棂、门户、灶台……哪儿哪儿都蒙了一层薄灰。
连薛元音都觉得无法忍受,莫说章景暄这个有洁癖的人了。
想到此处,薛元音怀着微妙而诡异的心情看了章景暄一眼,见他径直走向院里的水井旁边,并不算熟练地打出水来,先洗了半天的手,然后是手腕、脖颈等,好一会儿才甩着手上的水珠直起身。
在灰扑扑的院子一站,哪里还见从前半分温润清俊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