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中有几人道。
楚恪行接着道:“楚家呢,便把这个差事交给了我们豫川这一支,而我们盯上的凡人中,有一家姓姚的,这个人,是最早上青荇山的凡人弟子之一。”
姓姚。
阿织心下一沉。
当年师父的确会收一些凡人弟子,人数并不多,每一个她都记得,其中姓姚的,只有一个。
那个她刚上青荇山,追着她喊“小师妹”,从市集给她买竹蜻蜓回来,哄她开心的师兄。在青荇山的许多年,他是所有师兄弟中,唯一一个问过她姓名的,得知她叫慕忘,他说:“忘字不好听,如果当真思念离开的人,你应该叫‘念’才对。”
他叫姚小山。
阿织到青荇山的两年后,姚小山下山了。
他与所有凡人弟子一样,拜别仙山,回到了人间。可与所有凡人弟子不一样的是,每逢年节,他总会回来探望,起初,他会在山下嚷嚷,叫云过溪边的山雀为他引路上山,后来,又过了一些年,少年渐渐长大,娶妻生子,变得沉稳起来,明白了人仙殊途,再到青荇山,他总是无声地来,留下几封书信,一些人间佳物,再无声离开。
尽管人世沧桑变幻,少年转瞬白首,阿织知道,姚小山一直记挂着青荇山。
“焦眉山溯荒现世,我就在当场,当时我见溯荒只剩一块碎片,百思不得其解。回到豫川家中,忽然想到家中还有人盯着青荇山的凡人弟子,一时心血来潮,就想着找这些人来问问,看看他们是否知道些什么。
“这一问,还真被我问出来条线索。
“青荇山那个姓姚叫小山的弟子已经不在了,但他的后人还活着,刚好我们楚家派去盯梢的竖子,也不知怎么回事,阴差阳错地跟姚家后人成了好友,所以他一问,那姚家后人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楚恪行说到这里,也不卖关子了,径自道:“二十年前,妖乱四起,世人只顾仓皇奔逃,但这个姚小山却不逃,他听说妖乱是因问山剑尊而起,竟是不信,还担心起青荇山的安危。他叮嘱家人去玄门仙山寻求庇护,独自一人去往青荇山而去。
“他运气不好,途中遇到‘凶妖祸’,本来九死一生,却得一个人相救,你们猜这个人是谁?不错,正是叶夙。”
“凶妖祸”是指数十凶妖齐出,引发覆天灭地的灾劫。
“十里凶妖祸,被叶夙一人一剑平定,之后叶夙看姚小山中了妖毒,本想为他疗伤,可惜当时叶夙似乎重疾缠身,有心无力,只好取出一物,为姚小山治好了妖伤。”
楚恪行道:“诸位想必已经猜到了,一个能立刻治愈凶妖妖伤的灵物,还能是什么呢?这般神通广大,只能是溯荒了。
“之后叶夙似乎有事在身,赠予姚小山一片叶,让他留着防身,便离开了。可惜这个姚小山冥顽不灵,叶夙走后,他终究还是一个人走到了青荇山。
“他到得太晚了,青荇山的妖女已经祭阵而死,青荇仙山也已覆灭,姚小山一人在青荇山待了三天,三天后,他为那妖女在山上垒了一座孤坟。可能是因为倒行逆施吧,这个姚小山最终遭到了报应,等妖乱平息,他和家人重聚,因为积忧成疾,没活多少日子人就过世了。好在叶夙留给他的那片叶被他传给了后人,而今辗转到了我的手上,这片叶,就是我说的——溯荒的线索。”
第26章封魔印(一)
堂中有人道:“一片叶罢了,如何称得上是线索?”
“诸位莫要小瞧了这片叶。诸位可知道,那青荇山的妖女死后,身上有什么遗物吗?”
楚恪行说着,一笑,“不多,一共三样,其中一样,正是一片覆了冬霜的叶。”
他再问:“诸位又是否知道,焦眉山中溯荒现世,聆夜尊为何能第一时间赶到?”
在场无人回答。
楚恪行继续道:“因为在溯荒现世前夕,仙盟发现这片叶有异动,后来洄天尊破开叶上禁制,发现这异动似乎指向徽山方向。仙盟当时并不确定这意味着什么,所以只派了几个人过去盯着,直到焦眉山溯荒现世,仙盟才确定这片叶与溯荒有关,它似乎能指明溯荒的大致方位。”
他这么一说,众人便想起来了。
姜家孟春大典之前,奚家的两位公子与竹杌长老忽然做客徽山,那时大伙还颇为不解,姜家什么时候跟奚家关系这么好了?
眼下看来,渊公子和琴公子应该是在聆夜尊那里领的差事。
堂中有人笑道:“楚家公子就这么把仙盟的‘家务事’说了出来,不怕伴月天那边不快么?”
“这就不劳阁下担心了,阁下所谓的‘家务事’,并不是什么不可外传的秘辛,这一点,在下已经请示过聆夜尊。聆夜尊说,只要能找到溯荒碎片,尽可以把叶片的线索如实相告。”楚恪行道,“哦,忘了说,那片叶只能用一次,叶上之霜实则是禁制,要想破开禁制,又不损毁叶片本身,很难办到,毕竟禁制是叶夙下的。仙盟的叶已经用过了,而我从姚家后人那里拿到的,是一片崭新的,覆着冬霜的叶。”
楚恪行最后道:“说了这么多,我知道仍有一些人不肯信我,无妨,亲眼瞧瞧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