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肯定没问题,之前还剩下不少种子,我这边再多生產一些。”
两个人聊了將近一个小时,才掛了电话。
新一代小麦耐寒耐旱,属於冬小麦品种。在此基础上培育春小麦品种也不是啥难事,只是暂时没这个需求。
所以大面积种植要等到秋天了,这事儿也不著急。
匆匆数日。
孙士礼再次带来了电话:“方支书,我在江淮这边搞到了50万亩农田,很適合种植小麦。你们瑶岭农业有没有兴趣承包下来?”
国內小麦的主產区的就包括江淮平原,只不过想要在那边承包50万亩农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孙所长,你怎么做到的?这事儿貌似很困难吧?”
不是信不过孙士礼,方唯只是感到很好奇。
“是上面说话了,才有了这个便利条件,所以你要不要这50万亩土地?我可告诉你啊,错过这村可就没那店了哦。”
听完孙士礼的解释,方唯才恍然大悟。
这50万亩农田必须拿下来,上面开口就等於是有人背书,在当地也能受到很好的照顾,不去才是傻子。
“行啊,那我们也尝试一下种植小麦。这样,三天后我过去一趟,来得及吗?”
“来得及,咋来不及?你五天后过来就行,到时候我等你。”
两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地点,便结束了通话。
方唯隨后和蔡桐、胡林伟、林炳坤等人通了气,他们几个也很支持方唯的决定,到时候林炳坤会跟著方唯去江淮。
承包土地种植农作物,对於瑶岭农业来说属於轻车熟路的事情。
不过公司从没有大面积种植过小麦,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等签订了承包合同之后,林炳坤就会大量招聘熟悉小麦种植的技术人员和农工。
只要待遇好,什么样的人才招不到?
中午。
方唯、林炳坤一行人抵达了江淮市,然后在约定的地点见到了孙士礼。
农田距离江淮市还有100多公里,但他们首先要和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见个面,然后再去现场考察。
“方支书,市里对这件事很重视,他们希望瑶岭农业能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当地的农业生產水平。”
孙士礼提前和方唯等人聊了一会,然后才带著大家一起去了市里。
江淮方面果然很重视这件事,派出了高规格的接待阵容,给足了方唯等人的面子。
第一次见面不会没有谈什么实质性的內容,更多是属於礼节性的。
中午,市里安排了午宴,吃饱喝足之后才派人带领一行人去了农田所处的地方。
等到了地头,方唯才真正感受到了江淮平原的魅力。这一带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一望无际的农田一眼望不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