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劫狱这件事,明摆着是有人诬陷老二。
若真是老二做的,绝对不会用明面上自己的人,还劫狱送出城,这不是找死吗。
若是林望甫,为老二洗清了冤屈,且把老二摘了出来,又趁机打压老四,那么他今日唱的这一出戏,釜底抽薪,便是为了老二。
若是林望甫为老二洗清了冤屈,也没有打压老四,而且把背后的人揪了出来,朕便信他,说的是真的。”
李公公在一旁站着,认真的听着皇帝饶有兴致的分析。
“皇上英明,奴才听晕了也不明白,不过,似乎这里面没有太子殿下的事情。”
皇上听着这话,抬手点了点李公公:
“呵呵,你呀,说到点子上了,朕就喜欢你这样揣着明白装胡涂。”
李公公低着头,诚惶诚恐:
“皇上说笑,奴才哪懂什么,不过只有一份忠心。”
皇帝笑了笑,不字可否,开口道:
“太子没有这个脑子。
别说他,就他背后的那些门客幕僚,也没有一个能做到这般。
若有,也不会他的人一个都捞不出来。”
李公公:“太子殿下不过是仁慈。”
皇帝意味深长的开口:
“这一国之君,光有仁慈可不行。
这几日,把跟这件事有关的,都送到朕案前来,朕要亲自查看。
许久没有碰到如此有趣的事情了,朕要看看底下这群人,究竟要翻出怎样的浪花。”
原本他对这件事兴趣并不大,在知道晋王贪污受贿跟买卖官员挂钩,只是觉得气愤,后面等查出来,让人公事公办就是。
只是晋王作为他的儿子,他只能慢慢教,其他的人却是不准备放过的。
大理寺那边虽然没有出最终结果,但是有最新消息总会往他这里送一份。
林望甫作为通政使,罪责首当其冲,但眼前看来,事情似乎和他想象的有些不同。
也罢,机会难得,正好利用这件事磨一磨这三人。
玉不琢,不成器。
第54章盘问齐王
林望甫出了宫。
带着皇帝的口谕,第一时间去了京兆尹府衙。
而后让人请了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人,一起前去齐王府。
这件事,让三司的人掺和,就是为了给林望甫证清白,证明他没有徇私。
也是在最大限度的打消皇帝对他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