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接下来的事,先生有何想法?”
宋弗:“按兵不动。
如今林望甫被任命大理寺卿,大理寺乃九寺五监之首,天下律例之典,他能顺利接下大理寺,在大理寺立足很重要。
还有盛毅,顶替了盛祥成为吏部尚书,其实朝臣是不信服的。
只不过是最近一连串的事情,闹得大家人心惶惶,没人敢这个时候出头而已。
等过一段时间,通敌叛国和晋王的事情淡了,大家一定会提起。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让他们把位置坐稳,是重中之重。”
陆凉川:“是,我也是如此想的。
林望甫原本就是通政使,京官,对朝廷各官员也熟悉,此次调任,确实不合规矩,但是林望甫雷霆手段查出了大案,也算有了政绩。
而且是皇帝直接任命,大臣们应该没有太大意见。
主要是大理寺内部有几人,看不上通政司调派过来的人,对新任大理寺卿不服。
这个问题不大,找着刺头,杀鸡儆猴就是。”
宋弗点点头,表示认同。
陆凉川又道:“至于盛毅,麻烦一些。
他原本是一个吏部参司,六品小官,一跃龙门坐了吏部尚书,当朝一品大员。
无政绩,也不符合流程,而且盛家倒台,他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大树可依靠。
唯一可依仗的就是皇帝的任命,他最需要的是政绩,能做出实事。
吏部尚书这个位置很特殊,管的是百官的调任,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解决晋王案遗留的问题。
晋王买卖官员,官员腐化,尸位素餐,最好能大刀阔斧的整顿一番,政绩有了,正好还可以安插进我们的人。”
宋弗:“如此甚好。
接下来,朝廷可要人人自危了。
之前,众人都为晋王案人心惶惶,却不知,晋王案只是开始,吏部整顿,才是真正的大案。”
“是。”
陆凉川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仿佛看到了云上天空的风云变幻。
他心中已经能明确的感觉到:
京城,要变天了。
他准备了那么多年,每一日都在等待和筹谋,把自己的势力润物细无声的浸入这座大城。
到如今,才算真切的感受到搅动风云。
而宋弗,在拉快这件事的进度。
她仿佛不知疲倦,要这件事有一个结果。
效果显著,又半点不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