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去办正经事,不是去游山玩水的,怎么、你还要带个丫头伺候你?”
“不是丫头。”
湘兰忙说:“丫鬟也行。”
她完全不介意。
万筝解释:“湘兰要去辽东走亲戚,反正跟我们一路,就捎她一程,左右也放心。”
主要是湘兰之前和李子龙闹出来的事,惹的人云亦云。
然后她又带着狗去西厂干了两天活计,结果现在西厂也撤了
……
“京城你是待不下去了。”赵叔说,“你姑姑在辽东,你去投奔她。”
“好啊,那我什么时候回来。”
“还回来做什么?让她给你找个人嫁了算了。”
赵家应该是祖传的恋爱脑,当年赵姑姑放着京城这么多年轻才俊不嫁,偏偏看上了铁岭卫的一个军户子弟,巴巴地嫁过去。
这下好了、几年都见不上一面。
那边的人不知道湘兰这德性,不定这事还真能成。
湘兰虽然一点儿也不想去那边嫁人,不过去姑姑家玩一玩,她还是挺乐意的。
加上又听说小万姐他们也要去辽东,这些更好了,立刻收拾东西跟上。
万筝和汪直都知道,陛下这是准备在京城有大动作了,这个动作大概率用不上汪直,所以让他去辽东。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带上她和周误时,居然还有周二,这就……
汪直只假装不知,那边孙博已经不情不愿被方行推过来。
孙博年纪轻轻,脸上就写着不乐意,脖子一梗:“要头一颗、要命一条,汪直、我是绝对不会对你这种人妥协的!”
万筝:“这谁啊这?”
汪直说:“之前骂我的人。”
“骂你的人太多了,为什么要杀他?”
“我没说要杀他。”
孙博冷笑:“我自幼读圣贤之书,决不怕死,今日已经辞别了家中老母发妻……”
方行接口:“门外哭哭啼啼的都是他的亲朋好友,说来见他最后一面,送他最后一程。”
骂汪直的固然很多,多到他自己都记不得了。
这个孙博,既然是兵科给事中,那直言进谏本来也是他的工作。
不过他骂汪直的骂的比较新奇有趣、方向独特,汪直就记住这个人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哪日臣办正事,就带着这个孙博,让他当我的记事官。”
这话,朱见深也记住了。
对于汪直的要求,他向来比较上心。
对于万贞儿的要求,他更是放在心尖尖上。
至于那些大臣们的絮絮叨叨,便如放屁一般。
所以,那日汪直一说要带一个人去,朱见深立刻就明白了。
君臣做到这个份儿上,也就很够了。
辽东的局势固然复杂又麻烦,但在汪直看来,什么都没有他、小万、周误时三人的关系来的纠结。
陛下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也很明确了,都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
陛下希望他自己能解开心结,解开自己的心结、也解开他们三人之间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