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作者蓝烬 > 第104章(第1页)

第104章(第1页)

3位师团长都是皱眉不已,这种新的战术应该如何应付呢?撤退是不可能的,皇军10万大军,居然不敢与西华军一战的话,还打个什么劲呀?不如撤出中国好了。

商量的结果是,集中2个重炮旅团和全部3个师团的火炮于前军,这样总共有100门左右的105MM以上的重炮,以及200多门75MM及以上的大炮,其它山炮、步兵炮和迫击炮有近千门,所有的重机枪也集中到前军,也有数百门,以这样的火力规模对抗西华的坦克集群!

同时他们也想到了藤田进的招数,使用日军的死士,数千名皇军勇士,届时都携带集束手榴弹,冲进西华军的坦克和装甲群内,以决死的决心,来重击西华的坦克装甲力量,这些死士,后面会跟随所有的掷弹筒和轻机枪部队,以最强的步兵火力,来为他们打开进攻坦克和装甲车的通道!

调兵布阵后,日军重新前进,现在他们几乎是一个扇面,不再是纵队行军。他们的警觉心,提高到了最大的程度。

粟裕并没有安排急行军,坦克和装甲车的速度,不过保持在15公里小时。等到他接到情报,日军在短暂停下后,又朝着原方向行军的时候,他严肃的脸色露出了笑容,不过很快又沉静了下来。这是一场空前的大战,无数的同志都可能牺牲在这场战斗中,不可能再复现此前击破第2师团时候的轻松。

在行驶了不到20公里后,粟裕命令部队停下展开,既然日军要向这个方向进攻,那就无需直接对撞,可以布好阵势。

无数头戴钢盔的步兵,从装甲运兵车和卡车上下来,他们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小群落,在等会的进攻中,他们将伴随坦克和装甲车冲锋,这是从苏联的“坦克人海”战术中,变形而来的战阵。

西华的重炮分成了5个群落,在周边展开,等待早已前行的炮兵观测组的指令。所有的坦克沉闷地嗡嗡待机,等待着冲锋的命令。

侦查兵发来汇报,已经发现日军,日军主要使用畜力的牵引炮群在前方,而步兵则散得很开,看样子对我军的坦克装甲冲击已有准备。

粟裕笑了笑,他就知道会是这样,敌人又不是蠢货,怎么可能在接到信息后一点准备都没有呢?指望出敌不备,本来就很难。

炮兵观测组,尽量指示了敌军炮群的位置,但敌军的火炮群同样分得很开,他们很清楚西华军的重炮数量远超日军拥有的,只能是抵近射击。而且观测组没有发现敌军的重炮群,看样子是隐蔽起来了,等待关键的时刻才使用。

敌军进入射程,粟裕命令开炮,西华军的重炮群从几个方向密集地向着主要方向的日军炮兵群开火,日军这些火炮的射程不够,只能是苦苦挨着,而过了没有两分钟,侧后的一个重炮旅团突然开火,向着西华军的一个重炮群急袭,立即摧毁了这个重炮群的好几门炮,然后立即引来了西华军各个炮群的反击,几乎10倍的打击力量下,日军的这个重炮旅团很快被消灭!

而另一个重炮旅团,始终没有露面,看样子是准备应付我军的坦克进攻的。宁可看着步兵挨炸,也忍耐着不发挥。

粟裕冷冷地笑了笑,小鬼子还是很狡猾的。

第167章横扫千军如卷席

坦克没有行动,西华重炮已经轰击了七八分钟,这使得日军反而有点沉不住气了,因为士兵的伤亡太惨重。3位师团长都是极为愤怒,他们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其实如果是在1939年日军与苏军经过诺门坎战役,他们就会很清楚,这才是欧洲的标准战法,日军只是自己落伍了而已。

粟裕确实在等,等的是轰炸机群,前所未有规模的轰炸机群。在侦察机锁定日军方位后,发动的不仅是粟裕兵团,还有空军的轰炸机师,为了这次袭击,西华空军暂时将河北的轰炸机群都抽了回来,与张家口的集群,组合成为400架的赤龙俯冲轰炸机群,而最新的100架红龙战斗轰炸机群,也全数出动,组成了前所未有的500架轰炸机群。单是为了给它们护航,就出动了超过500架的战斗机,而另外在河北上空,为了阻隔日军陆航的可能增援,还另外准备了约500架0的战机。这一次,是不折不扣的1500架次战机的超级空中行动!

日军确实发现了西华空军有大行动,大量在河北的战机起飞,与西华阻隔机群发生了多次激战,日军战机多,但飞机的性能相应差一些,所以在河北上空基本是平分秋色,日军也未能在空战中占到便宜。此时日军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河北空战视为与西华之间大会战的幕前战,他们并不知道,西华的目标是热河。

所以当死神的呼啸响起,日军的3位师团长在色变之余,其实做不了什么,他们已经将部队尽量散开,其目的是为了减轻西华重炮攻击的伤害。他们也预估到西华可能的轰炸,但是认为西华主力肯定在河北,能够在热河方向使用的轰炸机是有限的。此时日军的情报机构已经确认这种俯冲轰炸机是德国产的斯图卡,但他们估计西华拥有的数量不会多,能够查到的购买记录只有100架,就算翻个倍多,有200~300架最多了。这使得他们发生了误判,归根到底,日本对于西华工业力量尤其是军工力量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

这种误判也不奇怪,谁能想到有个历史的BUG李思华呢?如果没有李思华从美国获得的那40多亿美元,西华的工业建设当然不会那么快。日军当然不会相信西华的工业力量居然会那么强大,连轰炸机也能大量自产了。这种误判才是正常的。

但现在他们就要为这种误判,付出最沉重的代价。轰炸机开始投弹,500架轰炸机,投下的炸弹超过25万公斤,总共3万多枚炸弹,每枚炸弹至少重达6公斤,覆盖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一连串的数字其实就是在表明,轰炸的打击范围,几乎覆盖了日军散布的绝大部分面积——大部分日军,都遭到了轰炸,顷刻间到处都是尸横遍野,大面积的范围内,火光冲天。

在这样的打击下,无论日军如何隐藏,大部分的火炮都遭到损毁,大量的炮弹甚至被引发爆炸,日军的中间力量,遭到重挫。

此时粟裕才发动坦克和装甲车的全面冲击,冲击的速度不是很快,因为需要让步兵跟随前进,而其后大量的重卡也随之而进,他们要将M34高射炮和多款迫击炮,安排到近距离的位置,对于仍然集群的日军,配合坦克进行二次打击。

实际上,已经无需炮群的配合,在九百多辆坦克和一千三百多辆装甲车的攻击下,日军已经很难再组织有效的反击,他们提前准备的几千名死士,几乎还没派上用场,就被轰炸机炸死了十之八九,他们身上的集束手榴弹,反而成为了他们的催命符——在到处都是爆炸的地方,太容易被引爆了。

坦克和装甲车冲击日军之内,大量的步兵跟随打击,炮火、重机枪、轻机枪、掷弹筒、火箭筒,各种武器飚射,火力上的巨大优势,使得日军的抵抗迅速被摧毁,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只剩下射术精准这一个有点,有些战士被他们的“冷枪”击倒。

西华冲锋的战士们,并没有与日军缠斗,而是随着坦克和装甲车一冲而过,在日军中开辟了一道道的“血道”,当他们冲锋到一定距离,西华后队的M34和迫击炮开始发威,他们形成了一道徐进弹幕,将已经被蹂躏得七零八落的日军阵地,又犁了一遍!

利用这样毫不吝惜的狂暴火力,坦克和装甲集群,将日军10万人的阵线一举击穿!然后转回头,分成几路,朝着日军相对还密集的几个地方反卷而去!

跟随坦克和装甲集群的步兵,是2个步兵师,而西华的后队,则是4个摩步师,此时6个师从正反两面配合坦克和装甲车的攻击,双向夹击,日军剩余的部队,很快陷入了绝境。

日军的3个师团,此时已经难以实施有组织的抵抗,反应得快的矶谷廉介,立即率领第10师团的一部,向侧翼突围;而其余两位师团长,犹豫了一会,就陷入了重围,师团部有着大量的通讯设施,甚至那些军官也是很显眼的,立即就成为了重点打击目标,以至于两人没有能逃脱,最后这2人都自杀了。

在日军纷纷向侧翼突围后,坦克和装甲车集群立即开始了追击,凡是大股的日军,纷纷被他们轰击打碎,所以日军变得越来越分散和小股逃离,几个步兵师也全面追击,由于日军分散逃亡,所以也难以使用重卡,集中兵力追击。

在追击开始的时候,天色逐渐暗淡,已经要进入夜晚,粟裕不想夜战,日军多为老兵,是相当擅长此道的。于是追击停止,剩余的战斗,就是将在战场范围内仍在死斗的日军小股,逐一消灭。

日军的人数太多,在战场内仍有不少小股和落单的士兵负隅顽抗,他们借助夜色的掩护,拼命反抗,西华军也只能逐一地逐步进行消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