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策了,当时马车拥堵在街道上应该让李昭下午开路的。
江濯灵提醒表情怔愣的青木:“还不快点跟上,你要是跟丢了,小心你这个月的月钱。”
她小跑着穿过人群,跟在李昭的身后,青木环视了周围暗卫藏身的位置,与人群中几个青年男子对上视线后,方跟上二人。
江濯灵跟在李昭的身侧:“殿下不好奇此处为何有如此多的人吗?”
李昭淡淡道:“有何不同。”
“殿下不知,子初堂作为学堂,平日都是不对外开放的,只有今日,方才准许对外开放一天。”
李昭脚步稍滞,想到某种可能,干涩着问:“为何。”
“十多年前,这涿州城有一户人家,请了注生娘娘进了这子初堂,特意出资在子初堂建了一座堂口供奉。注生娘娘是专司生育,护佑儿童成长的女神,百姓们拳拳爱子之心,这一日都要来为自家的孩子讨上一个好彩头。”
李昭声音喑哑:“是啊,是个好彩头。”
“殿下可要去那处看看,今日是殿下的生辰,殿下何不也去为自己也讨上一个好彩头。”
江濯灵的面容隐在热烈的阳光下,灿烂的看不分明,李昭只看得见她开合的嘴唇,听得到她柔软的语调。
“好,我们一起去。”
他听见自己说,夹杂在纷乱的心跳声中,迷糊而遥远。
江濯灵按照初荷在信中所指明的方向在前引路,她与初禾联系上也是为了筹备览岳楼,子初堂作为第一个教授女子读书的学堂,无论是在与地方官员打交道,还是与女郎们打交道,都有充分的经验。
她本来只是寄到驿站试试,谁知道隔日就收到了初荷的来信,初荷先是感激了她赠予的银镯子,那个银镯子的份量非常充足,她偷偷藏下来作为体几,打算做完就去子初堂学习。除此以外,初荷还为她引荐了子初堂的现任山长,桃姑。
这位桃姑不知为何,对她很是热情,对她知无不言,她起先很是疑惑,但当发现她在信中总是若有若无的提及李昭之后,心中自是明悟。
两个人就这样心照不宣地保持了联系,一个传授子初堂的经验,一个讲李昭,倒也是和谐。
这十月初五开放的日子,就是桃姑在信中提及的。江濯灵是何等灵慧之人,立刻就想明了其中的关节。
这请神像的人,恐怕最初请神像,也只是出于作为一个母亲的私心罢了。
注生娘娘庙并不难找,跟着人群的后面很快就到了。二人到时,江濯灵一眼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作道姑打扮的中年女子,面圆肤白,气质温和。鬼使神差的,江濯灵觉得她就是桃姑。
桃姑显然也发现了他们,她的视线在扫过李昭时停滞了一瞬,眼圈迅速弥漫上红色。她对着他们的方向微微福身,走到守在正门处的两个男仆说了些什么,两个男仆立刻对来访的人群说时辰已到,开始清场。
江濯灵小声问李昭:“你认识。”
人群在男仆们的指示下纷纷回流,李昭伸出手臂,虚虚地环住江濯灵,护着她向一侧走去,边走边小声回答:“她叫阿桃,原来是我母妃的大宫女。本王原以为她已经回家了,没想到竟是来了这里。”
虽是极力避免,但二人的身体还是难免有接触,李昭的时候身上总是带着浓重的檀香,京中贵族们有熏香的雅趣,但江濯灵总觉得熏香厚重,她的鼻子又灵,每每遇到身上香味甚重的人时,总是闻香而逃,但奇怪的是,她好像从未嫌弃过李昭身上的香味。
是因为他身上的香更加贵重吗?她百思不得其解,在李昭用手臂撑出的小小一方角落里,开始思考。
待到人群散去,已是一刻钟之后了,此时子初堂这处小小的注生娘娘庙中,只余李昭、江濯灵并桃姑三人。
桃姑脚下上生风,几乎一眨眼就到了二人的面前,她跪在地上,哽咽道:“阿桃见过小殿下,多年未见,殿下风姿依旧。”
李昭亲自扶起她,温声道:“姑姑何须多礼,一别多年,姑姑倒是几乎没变。”
桃姑就着他的力道起身:“岁月催人老,殿下何必客气,奴婢倒是盼着老的那天,盼着去见娘娘的那天呢?”她看向江濯灵,眼里是抑制不住的喜爱:“这位便是赵姑娘了吧,果真是灵秀天成,风姿绰约。”
江濯灵羞涩地说哪里哪里。李昭韩笑看着她难得羞涩的模样。
见到他的这副模样,桃姑心中了然。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娘娘此刻在天上看到,是不是也和她一样欣喜呢?
她看向李昭,语气温柔:“殿下可要随奴婢进去拜拜,今日是您的生辰,和奴婢一起去讨个好彩头吧。”
李昭下意识看向江濯灵,江濯灵笑道:“今日是殿下的生辰,这天下没有谁比殿下更配得上这个彩头。我就在这里等殿下,待您出来,我们一起去吃饭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