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里面就说不准了。
罗伯明见过太多封面和内页货不对板的绘本,他摸了摸光滑的纸质,在心里为这个封面暂时打了9分,又怀揣着评判的心情,翻开封面。
这本绘本描绘的是一个叫贝贝的小女孩,她长到15岁,中考结束,得到了父母的奖励,可以去蓉城动物园玩,画的就是她在动物园游览的故事,最后她立志要当熊猫饲养员。
情节并不复杂,但生动有趣,而且最重要的是,插画实在是太漂亮了!
罗伯明当主编这些年,见过不知道多少好绘本,对于各种画风,他都有包容的喜爱度,但眼前这一本和目前的流行却不太一样,最近流行扁平风,最好是那种治愈淡雅的水彩调,但《贝贝的故事》却色彩浓郁、画风倾向于可爱稚趣,有一种近似油画的质感。
它的人物、动物,随便哪个细节都画得饱满细腻,非常抢眼。
罗伯明推翻自己心里“依靠噱头的捞钱之作”定义,觉得这的确是一本优秀作品,他看到贝贝许愿要好好学习,以后当熊猫饲养员,觉得故事已经该结束了,但怎么后面还有几页?
他翻过去,发现是几张照片页。
照片是彩色的实景照片,第一张,就是一只货真价实的大熊猫。
黑白的大熊猫看着没有插画上可爱,个头很大,像一只超大号的猫,它懒洋洋地趴在石头上,爪子上抓着半个苹果,屁股底下,还有一堆断裂的碎竹子和竹笋页。
照片下有两行小字,一英文一繁体字,“熊猫美美,摄于1976年1月10日。”
第二张照片则是一只熊猫四脚朝天睡大觉的样子,连罗伯明看了,都被可爱得会心一笑。
这几页放了五六张照片,都是实景拍摄,应该是插画家本人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亲手拍下的照片,她手下的照片都生动有趣,看完绘本再看这个,一下子感觉到了画家的诚意。
是很用心地准备出这套绘本的啊。
罗伯明暗暗点头,顺手又拿起山姆刚放下的那本西北篇,津津有味看了起来。
妻子端着汤煲从厨房出来,就看到父子俩齐齐盘腿坐在沙发上,一人捧着一个绘本看的样子,她看到罗伯明比山姆还认真,取笑道:“都是噱头了你还看什么?”
罗伯明笑道:“是我错了,不该先入为主,这还真是一套好作品嘛。”
妻子叫他们俩来吃饭,罗伯明还舍不得放下,匆匆看完最后几页,顺便又看了眼作者的名字,他说:“闻慈,像是一个女画家的名字,怪不得,的确是非常细腻非常精致的作品——你说,它是在树苗书店里买到的?”
山姆被妈咪拉到餐桌边上,抢答:“是米拉的妈咪从大陆采购的!”
罗伯明点了点头,不知道想到什么,忽然笑道:“正好,我们《好儿童画报》这一期的推荐读物还没定下来,我可以去找张女士问一问,能否拿它来推荐?”
山姆眼睛一亮,“那可以给我要一套玩偶吗!”
他双手合十,祈求道:“买一套才能附赠两只小玩偶,还有六只我没有呢,”要是他能拿到一整套,哼哼,嘉佳他们一定都会超羡慕他的!
……
最新一期《好儿童画报》上架啦!
这个画报可是如今港城首屈一指的儿童画报,受到众多妈咪和孩子喜爱,每次它上面都会刊登有趣的连环画,还会推荐一些好的优秀读物,可以益智,还很有意义。
一个三十多岁的妈妈下班时经过书店,“请问《好儿童画报》有了吗?”
期刊拿到手,她回到家就交给两个正在念小学的孩子,自己去厨房准备晚餐,正切苹果片呢,就见两个孩子噔噔跑了过来,“妈咪,这一期的推荐绘本好漂亮!”
妈妈看了一眼,“哇,是很漂亮诶!”
推荐读物的版面上有字有画,既有对绘本的简单内容介绍,也有对绘本插画的展示,甚至角落里还附带了一排玩偶的图片,精致可爱,看起来完全俘获孩子们的心。
两个孩子期待地问:“妈妈,过两天的生日礼物,我们可以要这个吗?”
妈妈笑着点头,“当然啦!我给你们买一整套,好不好?”
《好儿童画报》的辐射力是巨大的。
它上架不到两天,来树苗书店问绘本的有几十上百人,他们大多数买的是单本,毕竟虽然画报上说它是非常值得的优秀作品,但没亲眼见到,谁也不愿意花钱买一整套。
但就算这样,《贝贝的故事》库存还是在迅速地减少。
张安华早在罗伯明来找她那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立刻联系外贸部准备加购。
蓝部长收到消息,一时间难以相信,“……你说多少套?”
干事有些艰难地咽了咽口水,声音激动,“一千套!”
一千份的订单,他们外贸部当然不少见,但这可是绘本诶,他们想着“能赚的话很好,不能赚的话也不损失什么的绘本”,谁知道,居然还成了摇钱树——虽然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一套几块钱的印刷成本,卖出60美元的售价,不是摇钱树是什么?
一千套,蓝部长沉默下来。
他的脑袋里正在迅速计算,每套批发价52美元,成本不到3美元,一本利润49美元左右,乘以一千,这岂不是代表,这一批订单能赚……49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