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锅吃得浑身发热,未免一氧化碳中毒,房门推开了巴掌大一道缝。
他们边吃边说话,本就幽默风趣的宗少和没花多少功夫就打入了这个小集体,和桀骜的大院子弟们不一样,眼前这些人看不出具体家世,但一定是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温善大方,的确会是很好的朋友角色。
宗少和说着话,闻慈忽然站起来了,“哎哟我的姑奶奶,你可别进来,你不知道你的毛吸味儿吗?”她抱怨着蹲到门口,把蓬松漂亮的狮子猫进来的路挡上了。
乌海青大笑,“毛能有多吸味儿?还能变成火锅猫?”
“这可不是夸张,”闻慈说着,把门关上,换成推开窗户。
午饭过后,他们一起把厨房收拾了,彼此身上都是火锅味儿,谁也不嫌弃谁。
今天天气很好,中午没那么冷,他们坐在光秃秃的十二月石榴树下聊天,宗少和问了问他们学校的情况,乌海青随口反问了一句,这才知道他是外贸部的。
乌海青恍然大悟,“原来这样,怪不得闻慈认识你,我还以为你是那谁朋友呢。”
宗少和和闻慈说阿曼达的事时站在门口,声音不大,他们都没听清。
宗少和“啊”了一声,沉默下去:这个“那谁”,他感觉自己知道“是谁”。
闻慈很想悬崖勒住乌海青的嘴,但他这个人,情商有限,张嘴就要大咧咧问了,宗少和耳聪目明,先一步笑吟吟说:“乌同志结婚了吗?”
乌海青摸摸光头,坦荡道:“没啊,不结。”
不结,不是没结,这两个词差距可就大了,宗少和心中惊讶,但表情上十分镇定,笑着又看向一旁的苏林,顺势问:“苏同志看着年纪不大,应该也没结婚吧?”
苏林白净的脸“蹭”一下全红了。
他伸手抬了抬后眼镜,因为慌张,手指头险些戳到眼睛里去,他以前那个破破的眼镜早就换了,现在是一副很轻的银边眼镜,看着更加斯文清秀,他嗫喏道:“没,没结。”
宗少和笑问:“苏同志多大了?”
苏林不好意思地说:“我比闻慈大一岁。”
那应该是19岁吧,宗少和想了想,嗯,还好,没到法定婚龄——不过也快了。
闻慈并没注意到宗少和他们的谈话,她正跟陈小满和宋不骄聊天呢。
一直等到下午两点多,宋不骄学校有事,她要离开,陈小满看看表也要走,几个男同志自然不好留下,起身告别,而闻慈收拾好澡篮,去附近的澡堂洗澡。
第二天下午,她就以整洁的新面目拜访了外贸部。
这间单位来过多次,闻慈进来时,碰到几个年轻干事还笑着打了招呼,宗少和在等她,两人简单说了几句,宗少和便开始拨桌上的电话。
花了将近十分钟,才接上那边。
宗少和英文很好,法文只是略懂一些,他官方地寒暄两句,就把话筒递给了闻慈。
“好久不见,亲爱的闻,”那头是柯莱特热情的声音。
闻慈声音里的笑比脸上更甜蜜,打过招呼,柯莱特直奔主题,“阿曼达这两年新创作了一本童书,叫作《小女巫薇拉》,她上个月在我们出版社偶然看到你的绘本,非常喜欢,所以想请你为她的书创作插画。但这本书是魔法奇幻的故事,你可以接受吗?”
柯莱特是有些担心的,毕竟东方似乎是没有魔法这种东西的。
“当然啦,”闻慈立即答应,“我对阿曼达女士的魔法故事非常、非常感兴趣!”
她一连强调两个英文的“非常”,柯莱特高兴地笑了起来,“阿曼达就在我的旁边,或许你们两个可以亲□□流一下?”
话筒那边换成个更成熟的女音,一口高卢口音的英文,语调低缓而柔和。
“你好?我是阿曼达。”
这是闻慈第一次和这位欧洲知名的儿童作家交流,在目前,她的职业生涯尚未上升到顶峰,含金量最高的奖项还没获得,但她已经是一位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好作家了。
她按捺下激动,热情地跟对方打了招呼,当然,用的也是英文。
阿曼达看样子真的很喜欢她的画风,正题还没开始,先跟她讨论了一番《贝贝的故事》里的情节,她对闻慈创新的题材颇为认可,尤其是关于西南傣族那一本,她极其喜欢,亲口说“那实在是一个美丽又野生的地方,如果有仙境,一定会有那样的。”
闻慈受宠若惊,脸颊激动到泛起红晕。
人聊得来,工作也就很好谈,阿曼达确信她对于报酬没有异议之后,就商定下来:玛拉出版社这边将会寄出合同,等签约之后,就会把书籍初稿和插画要求邮递过去。
挂断电话时,闻慈澎湃的心情还没平复下来——就跟粉丝见到了偶像一样。
宗少和看着她的样子,笑问:“你之前签版权引进好像都没这么激动。”
闻慈义正言辞,“那是为了事业和理想,这能一样吗?阿曼达就算不给我报酬,我也愿意给她画这五张插画,”偶尔为爱发电,她也是能接受的。
说笑两句,宗少和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递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