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神笔马良在什么年代 > 160170(第6页)

160170(第6页)

老大爷拄着拐棍,并不懂她那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听到问他有无孩子,骄傲地挺起了胸膛,伸出三个硬邦邦的手指头,“那当然!我有三个孩子,连孙子孙女都有七八个了!”

闻慈脸上出现一点笑意,“若裸体低俗,那生孩子的行为就不低俗吗?”

周围人一下子明白她在说什么了。

这个问题实在太多恶毒,一下子把他们这些清清白白的正派人士打入不检点里了,他们一个个涨红脸膛,用不敢置信地眼神瞪着闻慈——她怎么敢大庭广众说出这种话呢?!

“这怎么能一样!”老大爷红着脸躲进人后了,这句是一个蓝衣裳阿姨喊的。

闻慈平等地刻薄每一个人,“请问您和丈夫有几个孩子呢?”

蓝衣裳阿姨也不说话了,看闻慈的眼神不像看误入歧途,而像是大清早见到了白衣鬼。

闻慈随手把红纸大字报折了几折,塞进包里,转身走了。

身后这帮长辈不敢叫她,怕她又说出什么叫人难堪的话,但嘴里仍在嘀嘀咕咕着,说些什么“不成体统”“荒唐”之类的话,转眼看着彼此,却忍不住想:他她有几个孩子?

门口的观众不止有围观市民,还有美院的学生,闻慈这早的言论,可谓一夜成名。

没过两天,袁韶再见到闻慈,打招呼的话都变成了,“我以前觉得,我嘴巴已经够刻薄了,讲起话来我妈恨不得捂我嘴巴,结果和你一比,我发现我实在是太客气了。”

她这话是完完全全的称赞,她真觉得,她爸妈该来见见闻慈,和她这样开明又坦荡的思想比起来,她不过说两句邻居家的家长忒恶俗,又有什么大不了?

他们嘴上说着清白道德,实际上见到裸体画,看得比她还来劲呢!

闻慈笑笑,这回笑是无奈的。

“我不想让自己显得太刻薄,但有时候实在忍不住,”她耸了耸肩,转移话题,“之前教授建议我们投画报,我试着投了几个,你试过了吗?”

“我试了《首都美术报》,但结果还没下来呢,你呢?投了哪里?”袁韶问。

闻慈笑道:“我胆子比较大,直接投了《美术研究》。”

《美术》是今年复刊的,国内顶尖的画报丛刊,能上这里的,都是一流作品。

袁韶惊叹地看着她,但并不觉得她是胆子大,“咱们班里,我觉得数你的水平最高——倒不是说丞闻和乌海青他们不好,就是感觉,嗯,反正你画得最好。”

闻慈大笑,“谢谢你的夸奖,要是我真上了,送你这个伯乐一份。”

袁韶笑嘻嘻地答应下来。

《美术》是月刊,闻慈10月投的报,11月就知道结果了。

郑副校长翻到闻慈作品那一页,不是一幅,而是《藻井》《重檐》两幅,前者他看过的,后者却很新鲜,截取了故宫朱红翘角屋檐的一角,下雨天,背景阴而黯淡,上头搭着把棕色木制的梯子,一个穿深蓝色工服的工人冒雨站在上头,伸手更换破碎的瓦片。

静谧、庄重,明明是古典的背景,却交融了现代。

闻慈还没买新一期的《美术》,探头一看,就明白了。

郑副校长笑问:“你猜这两幅画被谁看到了?”

这话实在突然,闻慈想了半天,笑着摇头,“我哪儿能猜出来,老师你直接告诉我?”

郑副校长微微一笑,从抽屉里翻出一张白色文件似的纸张,推到闻慈面前,而后说道:“国家美术协会的林副主席看到了这期《美术》,正巧,前面我和她提过你的名字,她这回看到,打电话问我是不是我的学生,说画得相当之好。”

闻慈看看老师,看看那张纸,眨了眨眼。

郑副校长继续说:“他很中意你这两幅画,我说是组画,他想看看剩下的几幅,如果画幅不太夸张的话,他有意选入下个月的岛国东京展——”他点了点那张文件。

题名正是《华夏现代绘画东京展》。

闻慈惊讶地问:“我可以吗?”

郑副校长笑道:“那得先看看你剩下几幅画再做决定。”

闻慈大喜,立刻说:“剩下几幅画都在我家里摆放呢,林副主席想怎么看?需要我搬到学校来吗?”

“不用,”郑副校长摇摇头,“这样,后天周六,我直接邀请她去你家看看。”如果在学校里的话,未免让人觉得是闻慈依靠了他的人脉,得到机会,影响不好。

闻慈连连道谢,回到家,赶紧把画从系统背包里拿出来——懒得防潮打理,她把几幅画,包括后面搬回来的《藻井》,她都塞进背包里了。

想了想,她把中间零零散散画的一些画都挪了出来。

四合院夏天并不潮湿,她仔细把这些画挂到墙上,或放到墙边做点缀。

白白的狮子猫富贵摊在地面上乘着凉,看着她忙忙碌碌左右调整,油画实在鲜艳醒目,被吸引了注意力的小猫优雅踱步过来,爪子向前伸——

“富贵!”闻慈悬崖勒猫,赶紧把猫丢到了门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