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神笔马良是哪个年代的人 > 150160(第29页)

150160(第29页)

两人能正说着话,身后传来了匆匆的脚步声。

“开始了吗?我不会迟到了吧。”

熟悉的声音。

闻慈转头,果然见到乌海青匆匆而来,他还是顶着那个锃亮的光头,北方人显著的身高身材,加上少数民族深刻五官,看起来像是一具行走的西方雕塑,具有希腊风情。

大家也看过去,觉得这个男人一看就很像“搞艺术的”。

乌海青扫了眼大家,顺溜地转到闻慈身边,懊恼道:“我住的招待所昨晚查了一夜房,我没睡好,到今早都没起来,”一口气说完,他才问闻慈:“你什么时候来的?”

“前十几分钟吧,”闻慈说:“老师们还没来呢,不急。”

乌海青松了口气,还没说话,大家就齐齐看向他背后,问起好来了,“老师们来了!”

十几个老师从楼梯上来,臂弯里夹着文件夹,往面试的教室里进。

闻慈发现有几张熟面孔,似乎参加过之前外贸部组织的绘本讲座的,还有个熟人,钟玉兰,她面露惊讶,钟老师不是在北省电影厂的吗?怎么来当首都美院了?

钟玉兰经过她,微微一笑,走进了国画系面试的教室。

等他们进去了,闻慈戳戳乌海青,用眼神表示自己的疑惑。

乌海青“嗨”了一声,摆摆手道:“钟老师以前本来就是首都美院的教授,现在恢复高考,她当然就被请回来了。对了,你报的是哪个导师?”

闻慈道:“郑副校长,你呢。”

郑副校长是美院副校长,同时也是油画系的系主任,自身是很知名的画家。

乌海青道:“陈元年陈教授。”

闻慈思索了下,“透明技法很厉害的那位教授?”

乌海青点了点头,“我之前在这儿念书的那一年,很喜欢他的画。”

闻慈说:“我看过他《阳光下的水田》,画得真好。”这还是曾经在白岭市美术馆看到的,想起那时候,突然觉得已经过了很久,兜兜转转,她居然要见到画家本人了。

袁韶好奇地看着两人,“你们很熟悉首都美院吗?”

乌海青没瞒着,反正迟早都会知道的,“大学没倒前,我在这儿念过一年。”

而闻慈就不太了解了,“我之前之前来过首都美院一次。”

其他人虽然没开口,但也在关注着几人的谈话,听到这里,顿时有些紧张——人家跟这里本身熟悉一些,就比他们有优势,尤其是也报了油画系的人,立即忐忑不安了。

乌海青看了眼面试顺序表,“我是倒数第二个。”

闻慈苦笑:“我倒数第一个。”

乌海青挠头,“这不是按成绩顺序排的吧——我应该不至于考这么差?”他文化课的成绩可能平平,但专业课可是还不错的,总不至于沦落到倒数第二个吧?

何况闻慈还是倒数第一。

闻慈坚定道:“我觉得是随机打乱的。”

每个专业都有三个面试老师,还没开始前,一边整理资料一边聊了几句。

油画面试室里,陈元年挑出一份资料,放到左手边,旁边的女副教授钱颂安看了一眼,笑道:“我记得这个学生,当年就出类拔萃,老陈你打算收他做学生?”

陈元年没有否认,温声道:“乌海青很有天赋。”

钱颂安翻了翻手里的学生资料,“这个闻慈专业课的成绩最优秀,她的试*卷我看到了,知识面非常广阔,甚至很多国内现在传播并不广泛的信息她都了解,谈论很深刻。”

陈元年点头,“我见过她,是个思想很活的学生,水彩画技术很好,不知道油画怎么样。”

报油画系的学生有近二十个,三个教授副教授谈了谈,就大致都有了解了。

九点钟一到,最年轻的副教授钱颂安站起身,走出门,就看到门边整齐地排好队、紧张地看向自己的学生,她和善地笑了笑,“第一位,袁韶,进来吧。”

袁韶原地深呼吸几下,跟着她进去了。

门合上了,有人想趴在门边听听里面说了什么,但什么也听不清,大家都很紧张。

有人原地转圈,急得直嘟囔,“也不知道面试问些什么,个人爱好?美术史论?哎呦,我怎么就不能多拿几个奖呢?也能更拿出手点。”

其他人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越出色,肯定被录取的概率越高。

闻慈被他们感染,也渐渐紧张起来,悄声问乌海青:“你拿过奖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