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少言一愣。
这郑才俊到底干什么事儿了?他这么想着,仔细地思考了一下,最后摇头,“姜爷爷是非常爱惜羽毛的人,也很爱惜自己的名声,哪怕是自己亲儿媳打着他的名号干出什么事,他也绝对不会包庇的,”何况是关系平平的亲家。
他顿了顿,还是补了一句,“你要是遇到什么事,可以和徐爷爷说一声啊,他肯定会护着你的。”
闻慈摇了摇头,“不是我,是我的朋友。”
话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闻慈吃饭,等送走宗少言,思索片刻,拿包去了首都美术馆。
这条路她走过不少次,等见到栅栏里熟悉的小楼,闻慈还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门卫从小亭子里出来,还记得她,“诶,这不是闻同志吗?”
闻慈笑道:“是我,我有事找后勤部的姜温年副主任。”
门卫让闻慈在进出登记表上签了名,写了来访事由,然后就让她进去了。闻慈虽然在美术馆住过不短的一段日子,但是基本是在食堂、宿舍和办公楼之间三点一线,她找门卫问了问,才知道后勤部是在哪栋楼里。
外面日头火热,一进小楼却感受到一股凉意,她走上三楼,找到挂着后勤部的牌儿。
“咚咚,”她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道陌生又熟悉的声音,闻慈进去,就见到两年不见的姜温年坐在猪肝红的木制办公桌后头,低头在文件上写了什么字,才抬起头来。
姜温年抬头见到闻慈的时候,也惊讶地愣住了。
对于闻慈,她的印象非常深刻,可以说,她前面活着的二十几年里,很少遇到像闻慈这样让她印象如此深刻的人——在画绘本和广交会的推销上,大大挫败了她的自信心,最后因为绘本没卖出去而找关系低价卖给了其他单位,还让她被爸批评了一顿。
她合上手里的钢笔,脸色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你来干嘛?”
闻慈的态度倒是还不错,“当然是有正事找你,”说着,她指了指姜温年对面的空椅子,“我能坐吗?”
姜温年不情不愿地点头,“有事赶紧说,我忙着呢。”
闻慈坐下,顺手把包放到桌上,姜温年多看了两眼,粉白格子的皮质包,看着漂亮轻盈,一看就不是首都会有的货,连沪市也不一定有,难道是港城的货?
想起这个她就来气。
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日子,闻慈一直没来过大院,徐截云也忙着工作一直没回来,她那会儿还猜测是不是两人分开了,心里有一点幸灾乐祸,她跟宗少和打听,对方也只知道打太极。
结果前两天,宗少和终于肯回应她的问题了,却是两人不仅没分开,反而关系更好了!
姜温年不知道,是闻慈以后会和徐截云结婚、嫁入徐家让她生气,还是她考上了首都美院的研究生,甚至还去了两回港城,更让她生气——反正闻慈这个人就让她生气!
她板着脸问:“怎么不说话?”
闻慈端详着她的脸,姜文年几乎要忍不住伸手摸摸自己的脸上是不是沾了东西了,她把拳头在桌子底下捏紧,恶狠狠地道:“再不说话你就走人!你有暑假我可没有!”
也许是很久没见,闻慈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觉得有点好笑:这就是虚张声势吗?
她终于开了口:“我的确是有事找你。”
姜温年狐疑地看着她,闻慈找她能有什么事?——肯定不是好事!她不说话,端起一旁冷掉的水杯喝了口,里面的花茶加了蜂蜜,但她喝着觉得莫名难喝,皱着眉又放回桌上。
她傲慢地擦了擦嘴唇,贵妇似的:“说吧。”
闻慈先问:“郑才俊是你二嫂的亲弟弟是吧?”
姜温年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个人,她皱着眉头,警惕道:“是啊,怎么了?”
闻慈继续说:“郑才俊从16岁开始,抄袭了多位画家的作品,还以此获得过几次奖项。现在他有一幅作品上了《美术研究》——就是国内顶尖的一个美术类期刊,抄袭到了我同学头上。我想问的是,这种情况,你们家不会包庇他吧?”
“呸呸呸,什么包庇!”姜文年下意识维护自己家的名誉,脱口而出之后,才反应过来,瞪着闻慈:“你说他抄袭?”
她表情下意识有点心虚,想起两年前自己干过的事情了。
但她转瞬间又直起腰板来,她虽然也画了绘本,但她没提前看过闻慈的也没抄她的呀,而且她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全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闻慈点头:“两幅画我们已经对比过了,相似度百分之九十。而且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是,我的同学在他们家那边的园林写生,那个园林——”她还想详细介绍一下这幅画的创作情况,以证明自己今天来不是信口胡说,但姜文年没耐心听了。
她瞪着闻慈:“郑才俊的事儿,那你来找我干嘛?”
闻慈:“……自从郑才俊的姐姐郑秀嫁给了你二哥之后,他们郑家简直是要在美术界横着走了,我要解决这个事情,当然要先确认你们家的态度。”
不然这边丞闻努力举报着,姜家在那边打招呼护着郑家,那还有什么用?
就算姜家没有特意维护郑家,但他们只要不表示反对的话,那郑家照样可以扯着江家的虎皮肆无忌惮啊,最后的结果照样是无人敢管这件事。
姜温年拍桌子,生气道:“我们家才不会包庇他们!”
闻慈顺着她点头,笑道:“那我就放心了——郑才俊死不悔改,前几天还特意上门来挑衅我们,我想着这么恶劣的小人肯定也和你们姜家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