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在七零画插画百度 > 120130(第16页)

120130(第16页)

闻慈大喜,高高兴兴进了第三接待室,这是专门接待港澳侨胞的,两个人坐下,甚至还有工作人员上茶水,但是闻慈这个来推销自己的,有点心虚,摆了摆手没喝。

她把包里的笔记本拿出来,打开,拿出里面那张插画递给张安华。

张安华本来抱着的是业务完成得差不多,和可爱小妹妹聊聊天的心思,拿到插画,随意地扫了一眼,漫不经心的眼神立刻变得认真了一些。

她被眉笔勾勒出眉峰的眉头挑得更高,很不可思议,“这是你画的?”

大陆这会儿流行的儿童绘画风格,她不是不知道,大红的腮红、正气的脸,虽然是显得精气神十足,但欠缺了一些多样性,毕竟,哪有孩子都是这样的呢?

但闻慈画的这一幅,却和她的想象截然不同。

这幅画色彩浓郁,非常有对比度,而且还难得的让人觉得和谐不刺眼,小女孩穿着白色的半截袖和过膝短裤,脚上很有特色地踩着凉拖,说是广市,但其实也像港城。

她所在的背景就更有特色了,一看就是早茶店的小阁楼,牌匾上乌黑发旧,但并不让人觉得肮脏,让人觉得这一定是一家经历了很多风霜的老店,镶着玻璃窗的橱柜里,白瓷碗和盘子整整齐齐摞着,四四方方的玻璃还反着光。

张安华仔细看看,才发现是用白色的颜料点出了反射光。

张安华越看越吃惊,要不是看着闻慈拿出这幅画,她更倾向于这是一个西方画家画的。

“这是你昨晚画的?”

“是的,你觉得怎么样?”闻慈并不担心自己的画风会落后,要是说太超前了,倒是有点可能,但画风本就是很私人的事情,她觉得这幅画会很符合儿童的审美。

线条清晰干净、色调柔和浓郁,带有一些童话的浪漫风格。

“很出乎我的意料,”张安华轻轻抚摸着完全干燥的颜料,因为是水彩质地,而稍稍有点不明显的起伏,她看向闻慈,终于认真起来,“你是要出什么样的童书?”

闻慈眼前一亮,知道这是可以初步被接受了。

她道:“说是童书,其实应该是绘本,以彩色插画为主,辅以帮助理解的一些文字——你们港城的绘本是什么形式的?”

“和你说得差不多,”张安华道:“只是开本比你这个要大很多。”

闻慈立即道:“我可以改成大开本。”

张安华知道,这是她不想放弃这个机会了,既然是生意,她就严肃起来,“我们公司总部的确有儿童绘本方面的业务,但是绘本不止看画,还得要有内容,你打算画什么内容?”

闻慈昨晚想了很久,“我想画一个系列的书,描绘在一个孩子在华夏大江南北的经历。”

华夏的大江南北……张安华觉得自己理解了她的意思。

有些话她是不能张口说的,垂了垂眸,“你这样的话,市场可能是很少的,”这几年港城也拍了几部这样的电影,或者文学作品,但受众有限,而孩子们更多的喜欢新鲜开放的西方文化,对于在他们印象里贫穷老旧的大陆,就更不感兴趣了。

这样一套绘本,张安华用商人的观点来看,觉得并不讨好。

但闻慈的初衷就是这个。

她解释道:“我不会涉及什么敏感话题,只是想以一个叫贝贝的孩子为引,画出在华夏各个地方的生活,比如傣族的热带生活、我们北省的冬天、广市的沿海……”

她不想搞什么伤痕文学,她只想单单纯纯的,画一套快乐有趣的绘本而已。

第125章截止期限张安华陷入沉思。她……

张安华陷入沉思。

她因为自己有个女儿,所以还真知道一些儿童绘本的情况,港城这边,近些年流行的图书绘本大多是进口,和绘本沾边的,那就是漫画,尤其是岛国的漫画,很受年轻人欢迎。

闻慈这幅插画的画风和西方的相似,但又有些差别,很符合她的审美。

但是如果它真的投入市场的话,能得到家长孩子们的喜爱吗?

张安华没法确认这个答案。

她细细凝视着插画上精美的小细节,“如果你愿意换一个题材的话,哪怕是教孩子踢球或保持卫生的,我有八成把握,这个绘本会卖得很好。”

闻慈失笑,委婉道:“我不懂早教的。”

她的受众,一直打算是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如果老少咸宜的话,成年人也能欣赏,但是对于还在牙牙学语构建对新世界理解的小婴儿,她是真的不会画。

张安华再次陷入沉思。

闻慈静静等着她的答案,反正,除了张安华,她目前也找不到其他有希望的人,如果她不满意这幅画的话,她只能等着改革开放后,国门彻底打开了。

到时候,华夏这块甜美的大蛋糕会涌入无数商人,世界对它的看法,也会有所变化。

哪怕仍然是这个描绘华夏大江南北的题材,估计会吸引很多人的兴趣。

好在张安华没有全盘打消她的希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