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七十年代女神 > 3第 3 章(第2页)

3第 3 章(第2页)

期间他没注意脚下的路,摔倒好几回,摔得头破血流,依然不管不顾地爬起身来,一瘸一拐地继续追火车,好几次都差点追上了。

他这举动,引起了车厢其他乘客和乘务员的注意,众人纷纷开口询问,是不是那位同志买了火车票,错过了时间没上车,要不要通知前面的列车长,把车速慢下来,让那位同志上火车。

程英心里暗骂魏牧成疯子,面上严肃地让乘务员不要多管闲事,耽误其他乘客行程。

乘务员看她穿着军装,还有军衔,知道一个女军人要在部队里升职有多么不容易,除了自身要很优秀以外,还要有一定的人脉靠山才行,当下也没多言语,将这事儿压了下去。

如今这辆火车已经行驶了两天一夜,进入了临市的地区范围,即将到达一个名叫青石县的县城,程英从上火车开始,就一直闭目眼神,不跟周围的人交谈,其他乘客就算有什么八卦之心,也不好开口打扰她的清净。

那年轻女同志一听,眼睛亮了起来,“同志,我看你年纪也不大,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吧,你这么年轻就有军衔了,为什么要退伍呢?你要一直呆在部队,说不定能做上更高的女军官位置呢,那走出去,多风光啊。。。。。。”

程英笑了笑,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而开口问:“如今大动乱已经过去,很多人都想着办法办理了回城手续,我看你的模样,像是知青,你这是还要回到乡下,继续建设农村?”

她在部队呆久了,习惯对部队的任何事情进行保密,不愿意向任何陌生人提起自己丁点事情,巧妙地把话题转移。

现如今是1977年的七月,距离十年大动乱已经过去了一年,距离全国恢复高考还有一个月。

因为各种原因下乡的知青们,在这一年都蠢蠢欲动,想着办法办理回城手续,全国各地的知青们为了回城名额争破了脑袋,闹出了不少事情出来。

能回城探亲的,基本都冲着死皮赖脸留在城里,想办法找个工作,不再回乡的想法。

倒没想到,这一车有不少知青,这么老实巴交地继续回到所分配的乡下劳动。

那女知青脸色一下暗淡下来:“谁不想办理回城手续回城啊,可是回城的名额有限,地方的名额,总是给那些有关系,有人脉的人,我这种没钱没关系的,哪能抢到名额。只能请假回家,厚着脸皮呆了十天半月,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工作,解决回城的问题。但工作哪是那么好找的,回程的知青太多了,临时工的工作都给占没了,我一直呆在家里,被邻居和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不停举报,一直要督查办和公安局的公安把我遣返回乡下劳动,我想不下乡都难啊。”

周围好几张年轻的面孔,都很赞同的点点头,纷纷抱怨现在的政策不够宽容,回城名额太少了,他们想回城都没办法。

程英没有参与他们的话题,作为一个重活一世的人,她深刻知道,知青全面返乡,是在两年后的1979年,到那时候,压根就不需要什么回城名额,这些下乡的知青都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不过这些知青不会知道以后得事情,也不会知道一个月后国家会恢复高考,即将改变他们的人生。

他们现在还沉浸在不能回城的苦恼中,程英也不会傻到去提醒他们这些事情。

对于恢复高考的事情,程英没有任何期待和参与的想法,她已经规划好了自己这一生的道路,她要做乡邮员,要走出跟前世不一样的道路。

前世她看过繁华,过了好些年的好日子,也尽力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和职责,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今生她只想走在父亲的道路,看看父亲无法忘怀的乡邮之路。

接下来的行程十分安静,程英不愿意多说话,车厢里的其他乘客也很识趣地不再打扰她。

半天时间过去,火车停到了青石县的站台,到这个站的乘客们,陆陆续续拎着自己的包裹下车,程英也不例外。

程英的包裹并不多,只有两个装了衣物和随身物品,一些军用罐头、麦乳精之类食物的军绿色包裹。

她一手拎一个包裹,下了火车,随着人群走到车站门口。

此时已经临近傍晚,天边满是如火焰一般燃烧的晚霞,那色彩斑斓的光芒,让人看着就心生愉悦。

霞光之下,五官清丽,身形有些圆润,脸上有些婴儿肥,十八岁的程雪,站在火车站门口,看到程英出现,激动向她招手:“姐,这里,过来这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