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八姑被这句害怕整笑了,“哈哈,行,你们跟我说说,到底咋回事?怎么还允许个人开商店了?”
“组织上特批的,算是对我贡献的奖励。”张翠花笑笑,胸前的奖章又闪又亮。
“哦,那就不稀奇了。”齐八姑不是没见过奖章,也听她老头讲过,知道张翠花这个是有大贡献才能得的。
甭管人家怎么得的,现在能拔尖做事,那也是应该的!
“既然能开,我就不多说了。”齐八姑说,“除了买菜买米这些容易出龌龊的地方,安排谁洗碗做菜,这些都是小事,大家都是利落人,包准做的好好的。”
快到吃饭时间,齐八姑站起来往外走,“不耽误你们做饭了,大妹子,有空就去找我说话,你自个呆着呀麻烦,我带着你去唠嗑。”
“行,肯定去。”姜韵宜送出去,等人进了院门才回来。
张翠花把院角的棚子收拾出来,在里边放了一堆菜,码放整齐,用塑料布盖上保温。剩的晚上降温冻了。
“哎呀,翠花你怎么自己收拾起来了?”姜韵宜看自己就出去这么几分钟,张翠花就干一堆活,懊恼的不行。
等看到旁边埋头地里捣鼓的郑大明,更生气,“大明!你也不知道搭把手!”
“啊?”郑大明研究自己是哪里除了差错,怎么种子还不发芽?
听到姜韵宜恼火的声音,循声看过去,看到木头横斜拉乱放的棚子被收拾出来,顿时羞红了脸。
“翠花,哎,我一直寻思收拾来着,就
是,就是研究大棚给忘了。”
“哪是什么大事。”张翠花不让姜韵宜碰,一只手拎起一个粗壮的废弃横梁,“这些太重了,你们搬不动,我自己反而快些。”
果然,没等几分钟,那些在棚子里废弃拥挤的大木头们被张翠花利用起来,在棚子旁边竖起另一个简易棚子,不比那个精心建的的但是老旧的棚子差。
“等做饭就在这做。”张翠花看郑大明整天抱着书苦看,要不就扎着头埋在地里研究,长期下去不是事。
于是说道,“娘,明天你和我爹在这烧个灶,等做饭在这做,以后养只小猪,也用这个灶熬猪食。”
“咱们要养猪呀!”
姜韵宜开心的不行,她特别羡慕人家养猪的,但是在山里的时候养不起,在村里有养了反而被人拿住把柄,到了年关吃不了肉不说,还倒赔一年粮食。
“那,等养了猪我天天给它割猪草。”姜韵宜笑眯眯的想象自己养猪的样子,“明天我就去问问隔壁嫂子在哪割猪草。”
张翠花没说自己会准备饲料,等以后姜韵宜嫌割猪草累了再说,现在说了她只会失望不能多做一些贡献。
“爹,你多看看另外基本育种育苗的书,别揪着这本刨根问底,与文名无关的步骤,它是会省略一些的。”
张翠花不知道商城出品的书怎么样,但是商城不会自己写书,都是从各个时代大小世界收罗的。根据张翠花对自己前世的记忆来说,很多书是这么个习惯没错,把文名好好教会你已经是良心书了。
你还想看着教建大棚的书学育苗?可算了吧。
“这些种子种上就种上了,让它缓缓,你也研究一下种子书。要是下周还不行,我给你找些壮实的苗,直接种下去。”
张翠花在六十年代给郑大明提供控制变量法的条件,让郑大明一下豁然开朗,只觉得最近愁秃脑袋的问题似乎不是问题了。
摸摸脑袋,郑大明点头应道:“好。”
这边家里热热闹闹的,学校几个小孩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
“你说你娘会给我们介绍费?”
姜万的同桌师齐来激动地横蹦,“我就说!我迟早能吃上这碗饭!”
打小他就觉得自己能靠赚他爹的中介发家致富。
至于这个家是不是有损他爹的个人财产,这他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