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亨就不好意思的笑了,他这点子心思,在已经活了半辈子的王佳太太面前无所遁形,德亨可以体下,她却不能枉上。
说了会子话之后,德亨就告辞了。
出了这所农家小院,那丹珠兄弟三个对德亨少了些客气疏离,多了些热情亲近。
京里的贵人什么样他们也是见过的,眼前这个挺招人喜欢的。
那丹珠道:“国公爷,屯里的路不好走,小的背着您好不好?”
其实是屯里的路上垃圾甚多,尤其是雪化之后,屯里的一些排水渠堵塞,一些村民就将家用污水往街上倒,不仅不好走,有的还散发着怪味儿。
德亨穿着经过特殊手法处理过的防水鹿皮小靴,倒是不怕这些脏污,但是,他腿短,让大人跟在他身后走小碎步也挺难为人的。
德亨笑道:“不用了,我带来了步撵,可以让人抬着我走。”
德亨出行,自然是做了万全的准备的。
德亨等了一下,就有两个精壮汉子一前一后的抬着一个小小步撵过来了。
这个步撵是真的小,三面是密实的围栏,人坐上去之后,前头还有一个束缚带,扣在另一侧的一个铜扣之上,一看就是为德亨这样的小孩子准备的。
德亨坐上步撵之后,这两个汉子就轻松的抬着他在屯里转悠,另外身后还有一个汉子赶着骡车,骡车上放了三五个半人深的阔口大筐,大筐里装着他给屯里的居民们带来的礼物。
德亨坐着步撵在前头走,骡车跟在后头,他从京里带来的侍卫和家丁们就从大筐子里捧干果,一路撒向出来看热闹的居民。
这些干果有花生、红枣、核桃、栗子、麦芽糖、烤的蹦蹦硬的小饼干等耐放更不易碎的零嘴,干果里面混了铜钱和尺头、彩线、羊毛线、别着绣花针的小荷包等小东西,居民们能不能抢到干果以外的这些小东西,就全凭个人运气了。
这也是四喜儿为德亨准备的。
德亨听到之后,问道:“难道不都是撒铜钱吗?”
四喜儿就惊讶道:“您从哪里听来的,怕不是故意哐您的?要是一路全都撒铜钱,那就是有座铜山也不够撒的呀,混着这些干果一路铺撒过去,好看热闹又阔气,捡拾到的人,谁不念您的好儿呢?”
好吧,那啥啥误我。
围着屯子撒了一圈之后,德亨大体了解了这个屯子的整体样貌,除了个别旗户人家是砖瓦房之外,其他全都是夯土矮房子。
很有不少人家,破败的连一个完整的院墙都没有,改用细细的木棍扎成栅栏围起来,门也是木棍子用草绳捆成的。
也有几户应该是冬日里大雪压塌了房顶,房子塌了半边,从外头看就是一座坍塌了的危房和废弃房。
按说这样的房屋是不能住人的,但德亨还是看到从这塌了的矮土屋里走出一连串的老人大人小孩,纷纷举着手一脸兴奋的接住侍卫们抛洒给他她们的干果。
一个小姑娘、应该是小姑娘吧?接住了一小捆羊毛线,高兴的又叫又跳,她周围的人都羡慕坏了,围着她要拿自己手里的东西跟她换……
德亨一行最后停在了属于他的二十户旗人、五十户民人聚集居住区。
德亨到的时候,这七十户,男女老少,包括怀里抱着娃娃的妇人和挺着肚子的孕妇,一共三百九十八人,全都站了出来,看到德亨过来了,领头的那布图和周大朗带着他们跪下,给德亨叩头,拜见新主子。
德亨顿觉压力山大。
他们这一个头扣下,这四百来号人,以后就都是他的责任了。
德亨:“……都免礼吧。”
“赏。”
德亨给王佳太太带了礼物,给屯里的居民带了礼物,自然也是给他的属民们带了礼物。
看着他的属民们排着队去领米粮肉油布等,德亨问那五十户民人宿老兼族长周老爹,道:“春耕忙的怎么样了?”
周老爹躬着身子恭敬回道:“回国公爷,今年雨水少,春耕的牛不够用的,还有近二百亩地没有耕完。”
德亨知道,民人是没有属于自己的耕地的,这五十户民人全都是租的那二十户旗人的旗地耕种,属于佃农,耕种面积有七百五十亩,在雨水不足和耕牛不足的情况下,这七百五十亩地已经耕了四分之三,还有四分之一没有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