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尔佳趴在沙发上,默默思索了会儿,轻声说:“没关系,我很快就出社会了。学生和社会人士或许有代沟,但等我出社会了,我们之间的代沟说不定就会小一点了,阮老师,你再等等我。”
等到某天,她也可以成为阮祯的依靠,而非总是她依赖阮祯。
宋尔佳不再否认彼此之间的差距。
阮祯比她年长,经历的事情比她多,两人所处的人生阶段也不同,年龄阅历带来的差距,是抹不平的。
她只希望阮祯不要嫌她幼稚,把她推远。
“好了,起来吧。”揉搓了好一会儿,阮祯起身,“我去洗手,你晚上睡觉尽量平躺。”
宋尔佳喔了一声,晚上睡觉时,乖乖平躺,一动不动。
*
第二日,阮祯值门诊班。
“就诊卡给我,是第一次来我们医院吗?”阮祯一边观察患者的神态,一边接过家属递过来的就诊卡。
患者的家属是一名五十来岁的女性,脸上带着拘谨和局促:“对,我们家从来没有人得过这个病,我女儿忽然得了这个怪病,认不清人,说胡话,在C县治了几天,那里的医生说小地方不好治这个,推荐我们来这里看看。”
阮祯问:“之前就诊医院的病历和一些检查资料带过来了么?”
有就诊史的患者,查看之前就诊的病历资料,能最大程度获取所需信息。
“有,有!”家属在手提袋里翻找片刻,翻出患者的病历资料。
阮祯一面翻看病历文书,一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
患者姓李,23岁,女性,两个月前入职C县的一家家具厂,担任工人,半个月前,她的身体出现胸闷、眩晕、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手指麻木等症状,因为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医院检查,一个星期前,她忽然晕倒在工位上,醒来后,喝醉酒一样,目光呆滞,手舞足蹈,认不清人,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幻觉。
同事们把她送回家,她的母亲连夜带她去县里的一家医院,因为不知道要挂哪个科,她的母亲随便抓了一个路过的医生问,医生听完描述,指了一下精神科,然后匆匆忙忙离去。
精神科的医生将李女士收治入院,治疗了几天,不见好转。
阮祯看之前医院的病历,入院诊断写的是“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障碍待排”,出院诊断则为“急性短暂性精神病”,使用的治疗药物有思瑞康、氟哌啶醇、东莨菪碱等,用药后,情况无好转,患者出现神志淡漠,口角流涎,表情呆滞,并逐渐加重。
她接着翻看之前的血常规、血生化等化验单,看见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偏低,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又翻了翻影像相关的检查单,心电图、胸片检查正常。
阮祯问家属:“做过脑电图吗?”
她没看见脑电图的检查。
李女士的母亲说:“没有,那是个比较小的私人医院,没有那个设备,医生本来想让我们县第一医院去做的,后面又说不太好治,让我们来省城的三院看看。”
阮祯让患者躺在检查椅上,检查她的体格情况,然后问患者:“你在家具厂工作,你在车间会经常接触到哪些化学物品?”
李女士目光还有些呆滞,张了张唇,半晌才告诉阮祯,她们车间会使用苯作为涂料。
阮祯又看了一遍之前医院就诊的病历文书和检验检查资料,问患者家属:“你们是坐地铁过来的么?”
从车站到医院,可以乘坐地铁1号线,转3号线过来。
患者的家属点点头。
阮祯回忆了下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防治中心的地理位置,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从三院到那里的几条路线选择,交给患者家属,温言道:“她这个可能不是精神病,考虑苯中毒,你们去省里的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防治中心看看,就在江州市的城南区,你们可以坐地铁、转公交,也可以打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