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地主家没有余粮啦大结局 > 280286(第1页)

280286(第1页)

第281章281族里惨事没想象的糟糕

赵大壮回来梨花就和他说了这事。

赵大壮边指挥人放置盐桶边道,“大雪封山,打猎和挖野菜越来越难,大家如果能学两门本事只好不坏,待会我就跟几个村长说说”

梨花喜欢上河全因江面两岸的石壁缝隙大,盐桶堆好还有位置。

她担心,“盐都结成了块了,怎么分?”

村里还有外姓人家,两桶盐还要往外分的。

“我叫人拿锄头来凿,每家先分一块。”

村里的盐桶单独放在竹筏上,等村里人回来就能当面凿,赵大壮唤人拿铁链子把盐桶拴紧落锁,侧目和梨花说,“云岭村和新益村人数最多,我分了四桶给他们。”

不患寡而患不均,赵大壮不希望好事变成坏事,“我估摸着往后运回来的盐按照户头分。”

每户人家分的东西一样多,就没什么好埋怨的了。

“大堂伯你做主就行。”梨花站在小船上,翘首以盼的望着外面,“我阿奶何时能回来啊?这么冷的天,能网到鱼吗?”

上河的光线好,但风刮来的雪结成了冰锥,比下河冷多了。

阿奶年纪大了,最怕摔跤和风寒了。

桑树村的老村长走不了路就是去年冬大病了一场的缘故,她害怕老太太也那样。

“天色尚早,她们要天黑才回来,她知道自己忘性大才去外头的,说想好好看看山里的景致,将来到底下才能好好庇佑这片山头。”

老太太的歪理多,赵大壮拿她没辙,只能让赵广安跟着。

他宽慰梨花,“我瞧着你阿奶比以前豁达许多,她爱出去就让她出去吧。”

都在地下河挤着,不是东家长就是西家短的,时间长了肯定会起矛盾,找点事做更好。

这也是他支持几个村互相学习的原因。

竹筏上围了竹帘后光线不好,谨防着火,家家户户都不准烧炭燃灯,李莹和宁儿便搬了板凳坐去火把底下做活计。

赵家的竹帘就是她们编的,竹筏上铺的草席也是她们编的。

这两日没事,跟老太太要了针线缝衣服。

不止她们,村里好多姑娘都在,看梨花和赵大壮说完话回来,李莹利索的打结咬线。

完了抖着衣服向梨

花展示,“三娘子看我的针线活怎么样?”

衣服颜色深浅不一,似乎用不同的布料裁剪而成的,梨花称赞,“针脚整齐密集,比我的好呢。”

“那我阿兄会喜欢吗?”

“会的。”

李解这两年长高了很多,以前的衣服早不能穿了,族里人给她做新衣时也会给他做,但他的衣服更多是死人身上扒下来的。

要是看到李莹的绣工,李解不定怎么高兴。

“莹娘,你的绣工跟谁学的?”

“吴婶子,秋收后她病了,在家里修养了好几日,我和宁儿厚着脸皮上门请教的。”谈及学绣工的过程,李莹笑靥如花,“吴婶子家里也有针线,她给赵村长做的衣服可好看了。”

梨花不知小吴氏病了,朝赵大壮的背影望去,“她好了吗?”

“好了,三东家请了大夫给她把脉,两副药就好了。”

管厨房是很累的事,既要准备族里人出行的干粮,还要亲自下山秋收,小吴氏累倒时,好多人都哭了,李莹问,“三娘子,吴婶子她们何时能不忙啊?”

梨花默然不语。

何时不忙?她也不知道。

族里的田地多数在山下,只要有人下山,小吴氏就得马不停蹄地准备口粮,哪怕农闲,也得操持族里人的伙食,从早到晚就没休息的时候。

可是,日子明明好起来了,小吴氏怎么还那么累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