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团文化素质很不错,他们的工作安排也很简单,就是搞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不能生搬硬套,于是文工团应运而生,还编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段子。
其中有一些比较经典,比如“周老爷怒骂何扒皮”、“为富不仁,智取豪绅分粮记”、“重审冤案,平定民心”,大剧院前不久还有演出可以看。】
何景澄:“?”什么东西?他是何扒皮?那周涉是什么?!
白季松:“……”这说的是重审他家的冤案吗?
段明渊:“。”算了,分点钱保平安。
【名字取得简单粗暴,但效果拔群。文工团大搞巡回演出,名声大噪的同时,许多人都知道了中宗的名声。何景澄后知后觉,连忙开始散布谣言:他屠城!杀人!重赋重税!
但是为时已晚,没人信他。临近肃州等地的城池,半夜里总有人偷偷溜出去。守将无奈之下,开始搞宽进严出,想出城,查你祖宗十八代哦!】
皇帝有点心动了:“这文工团,听着与戏班无异。京城戏班子成日里唱些什么情情爱爱的,也没有用处,倒不如拉来弘扬我大宁国威。”
还国威呢陛下。
对于皇帝的间歇性精神抖擞,周涉假装没听见。
其他人的关注点在于宽进严出,对此非常不赞同:“严防死守有什么用,真不想让人走,对人好点,比什么都强。”
也有人心里冷笑。开什么玩笑,真能对百姓好,还能从现在开始装吗?少扒一层皮,比杀了他们都难受吧。
【这些防守措施有点效果,但不多。第一波百姓涌入肃州之后,惊喜地发现自己到了桃花源,能回家马上写桃花源记。中宗这边也趁热打铁,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政令:拉人头。拉一个人头赏银若干,多一人翻一倍,再多一人再翻一倍。
政策一出,第二天晚上就有人拖家带口找到府衙,身后跟着乌泱泱一群人,简直把一个村的人都扒拉过来了,支支吾吾地问能不能报销。】
一个村?
大家听傻眼了,会算账的开始算账,不会算账的开始胡乱估计:“这得是多少钱?”
“至少得够他们吃一年了吧?”
“我看不止,说不定吃十年都够。”
这得多少钱啊……这种政令能不能现在颁布一下,他们能马上拖家带口过来。
钱不好赚啊!
【中宗也完全没想到有人如此神速,效率如此之高。毕竟现在各个城池加强防守,想带这么多人来,那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当然惊讶归惊讶,钱是要给的。他手一挥,就有人扛着钱来了,还好心地帮他送到家里。】
这谁能不心动。
虽然守军严防死守,能防得住人心吗?大不了多费点功夫,想跑还是能跑的。
人口流失可不是好玩的。
【何景澄知道这个消息,气得险些当场呜呼,回过神就开始骂中宗:不讲武德啊!这家伙居然挖墙角!
中宗听完立刻回击:阁下无才无德,在这里与我争什么虚名?你没人喜欢,应该回家照照镜子啊,作此神态,叫人读之生笑。唉,耻于与你交流。】
第49章外敌又至
虽然何景澄让人发笑,但中宗说话也是真的毒。
文人对于骂人这件事不以为意,对于这种骂仗,他们见得多了,如果需要,还能当场写出二十种骂人的文雅写法。
唯一的问题是说得太直白(′з(′ω‘*)轻(灬ε灬)吻(ω)最(* ̄3 ̄)╭甜(ε)∫羽(-_-)ε`*)毛(*≧з)(ε≦*)整(* ̄3)(ε ̄*)理(ˊˋ*)。
武将面面相觑,逐字学习,以免日后和文官吵架又吵输,总是撩起袖子打架,显得他们太没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