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银钱便找了好师爷,替诉冤之人递上状纸,若是穷苦的平头百姓,了不得就是拼了一身血肉,看能不能讨来公道。
现下他和林三便是后者。
“走,去敲鸣冤鼓。”
为让百姓有可申冤之处,各州各府的衙门前都设有鸣冤鼓,但大渠律令是敲得鸣冤鼓先挨三十板,只这一项,便吓退了不少想要来鸣冤之人。
当然,能不惧此罚而将鼓敲响的人,也必有重大冤情。
林三止網????????:??????。???????。???z不住两腿发颤:“好兄弟,咱能不能缓缓,老兄我这胆子小,待我定定神的。”
虞烽拍了拍他的肩,“你也说了州府老爷不是那昏聩的,这三十大板不会白打。”
说着就一步步走向鸣冤鼓。
林三见片刻也阻拦不住,只能硬着头皮跟着。
许是这鼓大久无人莅临,守门的两位官爷面上都有些诧异。
来的这两人身穿粗衣,面上有仆仆风尘气,一看便知是老远跑来的庄稼汉。走在最前的那个,约六尺的挺括身型。
细细看去,此人面上无以往来人的惧色,有着历经过大事的果敢与无畏,与其打扮倒不相符。
倒是后面那个,与先前来人一般无二。
两位官爷相视一眼,并不阻拦,只待鸣冤鼓一响,再做打算。
虞烽走到门庭之下,抬头望了一眼州府的匾额,他深知此鼓一旦敲响,那么自己便能见着在里头端坐着的人。
数年过去,父亲如今是何模样?
虞烽双拳紧握,手心细汗一点点渗出。
在两位官爷等待的目光当中,虞烽终于抚平心绪,而后走向鸣冤鼓。
“嗵……”
一声之下,过路的百姓纷纷侧目。
“嗵……”
两声过后,周遭人脚步不能自控的聚攒而来。
“嗵……”
三声过后,林三紧捏着腰间的包裹,心都要从嗓子眼跳出。
“嗵……”
四声过后,守门的两名官差握着手中杀威棒,整装待发。
“通……”
五声毕,四下已静得可怕,唯鼓声在空中回鸣。
虞烽缓缓将鼓槌放回鼓槽,而后从怀中掏出一早写好的状纸,声如洪钟道——
“草名永州府治下渭水县林家村林广定,代林家村众向知府大老爷诉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