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朱凤曦看过电视剧,或者说看过这一段历史做背景的武侠剧。好歹有一点印象。
大晋洪福帝是一个短命鬼。未来的天子是谁?姓甚名谁?
朱凤曦真不知道。或者说她上一辈子压根儿没关注过。
可朱凤曦知道的是洪福帝废过皇后。废后,天大的事情。
这一辈子活了十五年,朱凤曦已经懂得废后的份量。那不止是废了皇后,还要摆平了代表皇后一系的力量。
远在永州,朱凤曦跟母亲学着管家理事时,她也关注过魏皇后的背景。
魏皇后不止代表了宗室的一大部分力量,魏皇后更代表了以魏氏一族为首而结成的联盟。
魏皇后一旦倒台,那一场风波一定很大。那么,朱凤曦进宫了,当然就有机会谋得一份大大的利益。
能不能生皇子?这很重要。
可对于中宫皇后而言,自己不能生,还可以抱养皇子。又或者说在以孝治天下的封建时代。
只要坐稳中宫皇后的位置,一旦新君登基,还是会被尊为皇太后,继续享受天家富贵。
特别是在天子年幼时,皇太后可以利用礼法为尺,垂帘听政。
瞧见机会,多方谋划,很可能触摸到至高权柄。
在这等诱惑下,不甘心的朱凤曦当然动心了。
“或许我有错,可那又如何?”朱凤曦无声呢喃,她勾起一抹笑容,轻轻笑一回。
“成王败寇,我偏要去拼命一回。”朱凤曦得到了父亲的赞同。她还想得到母亲的祝福。
镐京都,承恩公府。
庆德长公主没有回公主府,或者说比起住了公主府。庆德长公主更喜欢住在承恩公府。
承恩公府里有庆德长公子的儿子儿媳,还有她的夫君魏国公。
魏国公下差后,一归来,他就被公主堵在自家的书房里。
魏国公还想闲时赏一赏画卷,这会儿瞧着公主的神色不愉,魏国公只能心头一叹,忍痛的把爱好舍一边。
“殿下去了一趟宫廷,您未见到皇后娘娘前还是满腹的高兴。瞧着归来后,您这不悦的神情,十成遇上困难了吧?”魏国公问道。
魏国公讲话时,他脸上的神情里带着关切的味道。
对于魏国公的关心,庆德长公主很受用。
“宫里出事儿。”庆德长公主不隐瞒,她讲了三皇子抱去泰和宫抚育一事。
“如今陛下抱养三皇子,本宫担忧,中宫不稳。”庆德长公主愁上心头。
“陛下的后宫不缺嫔妃,今朝诞下三皇子,明年还可能诞下四皇子、五皇子。”魏国公看得开,他还劝一番话。
听着驸马的发言,庆德长公主眉毛一挑。她生气了。
“你是皇后娘娘的亲老子,你站哪一边的?”庆德长公子都说粗口话。
“……”魏国公赶紧的收一收心思,不敢胡咧咧。
“我当然站皇后娘娘这一边的。”魏国公表明立场。
“公主最懂我,我就一粗人。”魏国公不会文采风流,这国公爵位嘛,也是恩荫的。
承恩公府,这爵位又不是世袭罔替的。倒是承国公世子将来要承袭的侯爵之位,那才是祖宗挣来的世爵。
“我哪有什么花花心思,那些弯弯绕绕的,我闹不懂,也糊涂着。我全听公主您的安排。”魏国公一幅任摆弄的样子。
庆德长公主一听驸马这话,她捂嘴一笑,乐一回后,也是心情轻松一些。
“有宗室的支持,有承恩公府在,只要皇后娘娘稳得住,中宫的地位就不会被动摇。可是本宫担忧之处就在于皇后娘娘的耳根子太软了,唉。”庆德长公主心忧的很。
都说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在庆德长公主的心里,知女莫若母,莫瞧着魏皇后风风光光,做事大开大合,不讲究什么策略了。
实则是魏皇后生在福窝窝里长大的,早被骄纵坏了。偏生耳子还软,软在暗处,让庆德长公主想法子扳正,也没能扳回来。
“驸马,你不知道,有一件事情本宫还瞒着皇后娘娘。可不敢告知啊。”庆德长公主在驸马面前吐露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