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皇后跟娘家的嫂嫂问道:“嫂嫂,崔氏几房皆有嫡女,崔氏意下如何?准备选哪一房嫡女嫁入皇家?”
崔氏一族,大赵世家。家大业大,杨皇后一直在替儿子拉拢。
只人丁多了,这嫡女也多。如此,杨皇后就想知道崔氏一族的哪一房准备投重注。
“嫡三房的嫡长女。”杨家夫人回话道。
“嫡三房,吏部左侍郎的嫡长女。”杨皇后讲道。
“皇后娘娘好记性,就是左侍郎的嫡长女。”杨家夫人回道。
“吏部,天官呐。”杨皇后很满意。
吏部,朝廷选官的衙门。被人尊为天官,那当然有原由。
不外乎在吏部选官时,谁能上,谁不能上。还不是吏部的一句话。
对于吏部左侍郎的嫡长女做儿媳,还是崔氏一族的嫡三房投重注。
杨皇后很满意这一位儿媳妇的出身。
“外面怎么了……”杨皇后隐隐听着喧哗声。
“皇后娘娘,出大事了。”杨皇后的陪嫁,杨嬷嬷着急着进殿内禀话道。
“出什么大事,本宫得好好评判一二。”杨皇后很镇定。
每逢大事,皇后也是静心宁气,心神守一。
杨嬷嬷真着急。她道:“有贼子在宫廷内苑杀人了。”
“……”杨皇后当即讲不出话来。
大赵朝,镐京都,皇宫。
此时此刻,喊杀声不止在后宫的宫廷内苑,也在泰一宫。
泰一宫,帝王居所。
此时的大赵天子在跟重臣议事,尔后,被人围于此。
鲁王李明弘领着心腹,一路直来。
至于途中的禁军护卫,从神武门入,这一路,全是鲁王的人在值守。
或者说着守宫门的各处小将,鲁王这一系占住了关键的节点。
赵济世只是闯禁宫的人马之一。也是小领头人之一。
随在赵济世左右的是他的兄弟们。还有兄弟们手下的兵卒。
拿了脑袋起事,这等时候没谁会手软。谁挡路,就杀谁。
心软?在这等时候不存在。
相反,很多人是杀的兴起。又或者说是被富贵冲昏了头脑也罢,还是自己真的要一条道的走到黑。
没退路了,也就豁出去了。
赵济世只是豁出去的人里,那不起眼的一个。
从神武门一直往泰一宫,一路上,赵济世不在乎宫廷内的风景。
赵济世只记得一件事情,护好鲁王,鲁王在,他们的前程才有。
一旦鲁王殁了,他们所有人的前程就一个收场,死,就这一条路。
赵济世护在鲁王左右,一直到鲁王闯进了泰一宫。
“儿臣参见父皇。”鲁王向君父见礼问安。
大赵天子瞧着甲胄在身的嫡长子,又瞧着鲁王周围的甲士。
这时候再傻的人,也不需要问,
那就知道了情况是如何。
“皇儿,你与朕何至如此。”大赵天子很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