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朝,镐京都,内城,浑江公主府。
万忠良一回府,他先给妻子牛二囡递了一封信。
牛二囡一接过来,忙是打开。尔后,又递了回去。
“夫君,我就识得几字,哪能读懂这书信。”牛二囡还是有自知之明。
牛二囡如今也想学识字,可这念头挺好。就是本人有一点不争气。
真是学识字,那跟读天书一样。
学了不少日子,字可能认识她,她就是不认识多少字。
牛二囡也认命了,她就不是读书的料子。
“成,我给你念一念。”万忠良接过书信,笑着回话道。
这家书从燕京都而来,便是二人的亲闺女万珍珠寄的书信。
在书信里,万珍珠问了爹娘的近况。也说了自己一切安好。
同时还提一句,说她与夫君一道起程,将往北镇,往后在北镇安家一事。
对于这等事情,万忠良心头有数。
倒是牛二囡一听后,讲道:“北镇,那多荒凉。”
“珍珠去北镇,岂不是要吃苦了。”牛二囡原来不知道北镇在哪。
毕竟天下之大,牛二囡又不是学识渊博之人。
可打从女儿想要嫁给赵济世,夫君亲自查一查赵济世的底细后。
牛二囡就知道了女婿赵济世的底细。同时,北镇也是在牛二囡的心里生了根,知道北镇是什么模样。
对于北镇的评价,没人会评了富庶之地。
牛二囡知道亲闺女从繁华的燕京都离开,去了荒凉的北镇。
牛二囡替女儿心疼一回。
“都道夫妻一体。新婚宴尔的,女婿去了北镇。闺女不去,岂不是跟夫婿分开。那不妥当。”万忠良劝一回妻子。
“……”牛二囡一听,仔细一想,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
亲闺女不跟女婿在一处,万一,那外面有了想攀附女婿的狐媚子呢?
虽然女婿当年求娶女儿时,千好万好,还立了誓言。
可问题在于牛二囡不怎么相信。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未娶进门的媳妇,当然要哄一哄。
真是娶进门后,可能又是一番新态度。
怨不得牛二囡多心思,实在是她这一辈子见得多。
瞧得多,总之,薄情的郎君,牛二囡是真见识过的。
见识过了,这不,免不得要怀疑许多。
“夫君此话,也是对的。是我糊涂了。珍珠跟女婿新婚,他们确实应该多聚。夫妻不在一处,如何生了小辈儿孙。”牛二囡赞同一回夫君的话。
夫妻二人又是聊了一番,万忠良笑道:“你有话,有什么关切的只管讲。我替你写了家书就是。”
“不止家书要差人送。我还给女婿和女儿备了新年礼物。”牛二囡又讲道。
“依你之意办即可。”
万忠良同意了妻子的要求。女儿不在跟前,多送一些新年礼物,万忠良觉得很合适。
这一日,夕食罢。
万忠良还跟妻子提了一事,道:“近日,咱会在宫廷里多当差一些日子。年前,可能回府的时候少些。”
“你若觉得平日无趣,也可多参加一些聚会,消遣一二时光。”万忠良跟妻子讲道。
“好。”牛二囡应下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