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韦亦悦愣了一下,试探着回答,“我觉得这个分析挺符合逻辑的,现场物证也支持这一点。”
施也点了头,又转而看向郎月慈:“你呢?”
郎月慈说:“通过现场陈设来看,死者是常住在这个房间的,梳妆台上的这些都是高端产品,死者的经济水平比较富足,或者是愿意给自己投资。首饰盒被打开,有翻动的痕迹,但里面的金饰却还在,偷盗者有可能不认识高端品牌的女士饰品,没道理不认识金子。衣柜里的衣服很整齐,几乎没有被翻动过,书桌上的电脑、相机等电子设备也没有被拿走,凶手故意伪装侵财的可能性很大。再看床头柜,死者的手机就在床头充电,上面只有飞溅上的血迹,并没有带血的指纹痕迹,证明死者在被刺伤腹部之后还有意识的时候,第一反应并不是报警或者拨打急救电话。她……我怀疑死者认识凶手。”
“我也认为死者认识凶手。”施也点了头,没再说什么,而是去了另一个次卧。
苗希尧的死亡现场就相对简单一些,他是在睡梦之中被一刀刺穿心脏直接毙命的,排除了抢救人员留下的痕迹,可以推断他根本就没有挪动过。
简单勾画出两个案发现场之后,施也就往更深处的主卧去了。主卧并不是夫妻二人的,而是苗凌翥的房间。
案发时苗凌翥在客厅,他的卧室并不是第一现场,从痕迹来推断,凶手并没有进入过这个房间,所以这里还保留着生活状态。
床铺非常整洁,床单上连皱褶都没有。衣柜里的衣服按照季节和颜色整齐地摆放着,床头摆放着对称的台灯和装饰品。床尾是一排斗柜,斗柜上方摆放了几本书,应该是睡前随手翻看的。
郎月慈随手拿起一本书来:“《贝奥武甫》?”
施也走到他身边看了看,说:“这是我的知识盲区了,专家,解释一下?”
“别这么说,我只是看着玩而已。”郎月慈把书放到施也手中,“这是古英语长诗,欧洲中世纪四大史诗之一。我听说过,但没读过,我不喜欢这种体裁的书。不过这本我看过。”
顺着郎月慈手指的方向,施也看到了摆放在斗柜上方的另一本书,《北欧神话》。
“这本我也看过。”施也又看了看其余的书,分析道,“看来这孩子是对北欧神话感兴趣。”
“这书也带回去吧,没准能找到些什么。”郎月慈说着就拿出物证袋把书放了进去。
在屋里转了一圈,郎月慈都没有找到书桌。他刚要询问,施也就像看透了他的想法一样,说道:“书桌在客厅。”
“哦,我以为那个是家长的。”郎月慈说。
施也:“苗凌翥已经上大学了。需要手写的作业比高中时候少了很多,客厅那个书桌上摆放了电脑,应该是他做作业用的。”
“卧室这么大,加个桌子不难。”郎月慈再次仔细看了看这个房间,而后走到施也身边,说,“我怎么觉得这家人有点儿怪?”
“不是有点儿,是非常怪。”施也说道,“太标准的和谐家庭的模板了。你觉得,像不像样板间?”
“对!就是这个感觉!倒是有生活气息,但就是……跟这儿摆个摄像机拍出来就是部家庭连续剧,像布景。”
“小郎,你有什么想法吗?”李隆在通道处扬声询问。
郎月慈从主卧走出来,边思索边说:“分别调查死者的人际关系,走访安婧工作的研究所,询问她最近的状态以及人际关系。通过社交平台寻找安婧的朋友,通知家属的时候再跟她家人聊一聊,聊的时候重点放在她的家庭关系和个人性格上。苗希尧那边可能麻烦一点,要去单位调查得先走手续,回去得跟袁副说一声。不过基本调查方向也和安婧的差不多,再查一下这夫妻二人是否有婚姻以外的亲密关系。
“翔子,等天亮了你去苗凌翥的学校一趟,问问他的舍友和同学。看他最近是否有发展亲密关系。另外,再去他的中学跟他的班主任和能联系到的中学同学聊一聊。现场环境并不支持侵财,这种灭门案大多与寻仇有关,所以死者的社会关系需要着重调查。”
“好嘞!”张尚翔立刻应声。
李隆点头,说:“挺全面。我没什么要补充的了。”
现场勘查全部完成之后,天色已经亮了。迎着朝霞回市局,带回的却是又一起让人心情沉重的命案。
这次郎月慈没有抢过施也,被迫坐上了副驾驶。说不困是假的,车开出去没多久郎月慈就打起了瞌睡。施也关了车窗,尽量把车开得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