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瓦格纳的名义雇佣的大规模矿业勘探队,乔都已经在伦敦雇佣好了,只待战争一结束。
就开始对普拉格进行大规模的矿业勘探,接着就能够让瓦格纳的股票继续起飞了。
然后就在这个乔认为所有战斗任务已经基本结束,部队应该开始恢复治安的时候,普拉格的右翼部队却开始在赫尔辛基进行大清洗。
他们开始大量逮捕与左翼有关的人员,并且在逮捕之后,不经审判就直接对这些左翼份子进行枪决。
这种大规模的公开处决吓了乔一跳,普拉格右翼进行如此猛烈的清算,他们就不怕激起本地居民的反感与抵抗吗?
答案是不怕,因为在之前左翼也是这么清算右翼的。
所以当现在占据了上风之后,他们并不打算进行和解,而是彻底清理左翼运动的流毒。
由于乔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能够将左翼瘟疫挡在东方,所以从立场上乔也没有理由阻止右翼的大清洗活动。
毕竟在军事合同中,乔并不介入当地的政治,只是为他们提供军事服务,并且开发当地资源。
所以此时乔能够做的也只是将自己手中的那些俘虏不分露西亚还是普拉格都统统一口气流放到了露西亚,让这些家伙永远不要再回这里。
毕竟乔已经能够预见到,随着右派上台之后,普拉格将会执行多么严格的反左翼政策,在这种政策面前,就算这些人是在瓦格纳的矿场与林厂中服苦役,他们的生活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所以与其培养一群宁可自己不活,也要和自己爆了的家伙,不如直接就把这些家伙,扔给露西亚人算了。
反正露西亚左翼政府,现在正在和露西亚右翼激烈的交换意见,这些人回去之后恐怕也不会闲着。
同时乔也在劝下令发动清理的右翼将军,反对派是杀不绝的,宽容才是对反对派最大的报复,并且在很多时候面包比子弹更有效,在贫穷与绝望面前,刺刀是吓不住谁的。
对于乔的劝谏,这位右翼将军也表示赞同,不过他表示战争已经进行到了这一步,如果自己表现的太过软弱,自己手下的这群人可就会对自己有意见了。
在简单的肃清了赫尔辛基之后,乔一边带领部队北上,准备给普拉格左翼最后一击的同时,在凡尔赛中召开的和会也已经进入到了尾声。
由于在战争的最后阶段,高卢与旗国的表现不佳,所以虽然号称是凡尔赛三巨头,但是布尼塔尼亚人在这场会谈中占据了上风。
即便旗国是会场中最大的债主,为这场战争他们掏出了数百亿的贷款,但是由于他们并没有在战场上做出什么出色的表现,甚至全程都没有完全独立的完成一场战役。
基本上都是在与高卢人协同作战,所以他们的声音并不是那么的响亮,即便旗总统反复提及他的十四点原则,甚至不惜以退出会谈作为威胁。
但是由于硬实力的不足,所以旗总统的威胁并不是总能够起到效果。
虽然旗国想要的成立一个国际联盟,通过集体安全的方式来阻止战争的提议,在反复的磋商中得到了通过。
在凡尔赛和会中各国,甚至是战败的条顿以及另外三个已经崩溃的帝国解体后散落出来的碎片都加入了这个国际联盟。
甚至就连刚刚占领了赫尔辛基的普拉格右翼的代表,也赶上了在加入国际联盟的文件上签字。
但是旗并没有再成功的推动别的他们想要的议题。
而在这场毁天灭地的大战中几乎打空了一代人,让所有18~35岁之间的人都拿起步枪,去守卫凡尔登,然后端着刺刀将条顿人赶出巴黎的高卢人在这场会议中,的话语权就更小了一些。
作为凡尔登三巨头中的旗与高卢都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其他的那些小国或者是新生国家的话语权自然就更小了。
布尼塔尼亚几乎主宰了这次会议,布尼塔尼亚首相在这场会议中将他过去几十年在布尼塔尼亚议会中所学到的一切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布尼塔尼亚的首相,首相阁下在这场制定战后规则的大战中,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有一个原则,一切为了布尼塔尼亚的利益。
为了满足布尼塔尼亚的利益,首相阁下毫不犹豫地出卖了高卢人的利益,虽然让高卢人拿回了他们在上次大战中被夺走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但是为了继续布尼塔尼亚时代传承的大陆均势政策,布尼塔尼亚并没有同意拆解条顿,同时为了能够削弱条顿,同时让条顿又不至于完全被削弱到无法维持大陆均势。
所以条顿人失去了他们在东方最重要的工业区,西里西亚地区的大部分,即便上一次条顿人为了能够获取这个地区,而打了一场艰苦的七年战争,让条顿人打的几乎家家戴孝,甚至不少古老的贵族家庭也在这场战争中绝嗣。
布尼塔尼亚人也毫不犹豫地将这个地区中的大部分交给了刚刚复国的波兰德人。
同时为了能够弥补布尼塔尼亚与高卢在这场大战中所承受的损失,布尼塔尼亚又给条顿人加上了一份堪称天文数字般的赔偿数字,这份赔款平均到每个还活着的条顿人身上,相当于每个条顿人要向两国赔偿两千一百二十九马克。
当然由于此时条顿的经济已经崩溃,所以有着丰富捞钱经验的首相要求以战前一金马克可以兑换0。358克黄金的方式进行计算。
这就让战后的条顿人每个人都背上了762。182克黄金的巨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