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带着网咖回1950完结了吗 > 第五十四章 要搞就搞大的(第2页)

第五十四章 要搞就搞大的(第2页)

李武官不懂这个,但是李强却是懂得。尤其是当他回到大使馆,大使亲自和他谈话了一个小时。

李强和大使谈了许久,核心议题就是既然欧洲这边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脱离了基础的生活消费。

已经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

而我们国内的科研人员掌握了这些副食品的生产配方,那么索性就搞大一点。

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的东西极多。

斯大林同志看不上搞副食品的这三瓜俩枣,但是中国人是看重的很呐!

从苏联拿到的卢布外汇可以直接去和苏联购买各种设备,这都是祖国需要的。

但是大使唯一担心的就是新中国现在这些产品的产量能不能跟上需求?

知道眼前有一座金山,但是现在却赚不到,大使可是着急的很。

而李强来苏联之前已经和商务部的同志们开过会,其中有一名与会的年轻人给他的印象很深刻。

大家只知道他是曙光厂的李主任。但是曙光厂具体是干什么的,在场没有人知道。

只知道保密级别很高,只有少数中央大领导有权知道。而且这位李主任别看着年轻,但是行政级别已经很高了,是部级高官。

所以他在会议上提出的一些建议众人也是非常重视的。

虽然有些建议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细细一想却不是不可能。

比如说他就提出了国内生产这些副食品工厂的话,目前新中国的产能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能只想着从我们口袋里掏钱。必要的时候要向老大哥融资。”李主任如此说。

李强当时疑惑道:“融资?”

融资他知道,但那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才玩的一种手段吗?

“对,融资。或者说叫做预售。如果我们的产品在苏联引起的反响不错,苏联人很需要。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向苏联借款。就以山海关汽水厂的名义借。”

“再以山海关汽水厂未来的生产的汽水抵债。”李锐当时如此发言到。

这样的交易看起来好像很公平。

但实际上仔细想一想其实是有滑头的。

因为山海关汽水厂的一瓶可乐在苏联要卖二十戈比。

可是它在中国的生产成本兑换成卢布的话,不过才三戈比罢了。

当李强第一次知道这其中的利润差之时,他的头惊讶的都要掉下来了。

这没给山海关汽水厂厂长判个投机倒把罪?

什么,山海关汽水厂现在是国营的?哦,那没事了。汽水最大的成本其实是包装运费和人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