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宁本来想说不至于,可想想其实惠妃和荣妃今年也不过是三十五六岁的样子,只好把话咽下去不说了。
要怪,也只能怪皇上眼光忒挑剔,分明他自己跟荣妃和惠妃就是同龄人,自个儿都蓄起了胡子,如今倒是嫌弃起人家来了。
当然,这些话就是宜妃也不好跟她说的,只能自己心里想想罢了。
攸宁只是思考了一会儿,设身处地想了想,将来自己年龄大了估计也要自谦,把一些鲜亮又难得的好布料让给新人,这倒是没什么难以接受的,时下什么年纪穿什么料子,大家心里都是有成算的,即便非把料子抢过来,难道四十岁的她还好意思天天穿着嫩粉色出吗?
让个料子,不侍寝,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前者她无所谓,后者似乎也可以接受,毕竟她不想当什么高龄孕妇。
唯一让她有些耿耿于怀的,是她居然一到三十五岁就会被皇帝给嫌弃,也不想想那时候皇帝自己都有四十了!
这个想法一旦起来,就有些摁不下去了。
皇帝自然察觉到了,毕竟他印象中,攸宁是个相当心大的人,她几乎从不拈酸吃醋,大度得让人惊讶,甚至让人有些郁闷。
这还是她头一次露出这种有些怨念的神情来。
皇帝心里好笑,可也好奇,想了一圈,自己从玛嬷去世后就没往后宫里挑人,又因为孝懿去世,乾清宫有些宫女子也至今没有挪出来过,这几年来的最多的莫过于她的启祥宫。
他如此想着,便也这么问出来了。
被人轻易看穿就是这点不好,不过攸宁跟他的相处方式一直是这样的,与其伪装自己的真实意图,说点儿不咸不淡没意思的话,倒不如有话就直说,自己心里也痛快。
——当然动不动就吐槽大清两百多年后要亡,甚至时常在心里算距离大清灭亡还有多少年多少天这种话是决不能说的。
攸宁于是把自己心里的担忧说了出来,没有明言惠妃荣妃她们,但这么浅显的意思谁都可以领会得到。
至于吐槽皇帝自己跟她们是同龄人这点,她闭口不言,可皇帝难道还不知道她的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他刚开始蓄须的时候,她就有些嫌弃来着,只是自以为掩饰得很好。
他瞪了她一眼。
攸宁忙坐到他身边去,殷勤地给他喂茶捏肩,冲他讨好的笑着。
皇帝自是欣然接受,小臂一揽把人圈在身边,似乎有些为难,但最后还是简短地解释了一句:“这与她们的年纪并没有关系,只是她们早前生育有了损伤,到了这个年纪很该好好保养,不宜再有妊了。”
攸宁万万没想到是这个答案,反应了一下,又觉得这没什么问题,很符合皇帝的人设,森严的宫规之下也是有人情存在的。
虽说嫔妃本就是为了繁衍子嗣,皇后才是不可缺的一国之母,可是总不能真把嫔妃当工具人用,从年轻一直生到老,这也忒吓人了些。
再退一步来说,宫里有的是嫔妃,要生孩子也没必要一直逮着那几个嫔妃薅吧。
那就不能不生?
攸宁自己默默摇头,谁叫人家家里真的有皇位和爵位要继承?
好吧,这个世道从来就不讲道理。
能在这样一个不讲道理的世道,遇到一个还算是讲道理的皇帝,运气已经很好了!
心里的疑惑有了解答,不用担心自己会在十年之内下岗,攸宁就放心了。
她当然希望自己得宠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成为旧人的时间就短了,最理想的状况莫过于是她老了,皇帝也老了,力不从心就只能每天找旧人谈心了。
——比皇帝年轻就是这点儿好!
谈个十来年的心,两人双双寿终正寝,打出完美结局。
至于等皇帝没了做太妃,再跟一群太妃挤在一起住大通铺什么的,她一点儿也不期待。
皇宫里的寡妇也是寡妇啊,丈夫死了,登基的不是自己儿子,日子能好到哪里去?
想到这里,攸宁看着皇帝的胡子都没那么不顺眼了,显老就显老呗,总寿命长就行了。
有个历史上有名的长寿帝王丈夫,晚年也并没有变得多昏聩,动不动杀女人和孩子,对她而言简直是安全感满满。
皇帝看着她神情变来变去,不知想到了什么,顿觉好笑。再一看,她居然还主动要来帮他梳理恨不得全拔光的胡须,忙警觉起来,伸手按住她道:“这还是我叫人来吧!”
上回她如此主动过后,不知怎么,他总觉着胡须掉得频繁了许多,也不知是不是她的力道太大了些。
这还不好说,毕竟他不想为着这么点事儿让她不愉快,但是从此下定了决心不再劳烦她。
攸宁只好略带遗憾地罢手,心道,早知道上回就该偷偷用些脱毛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