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自然是《成报》,香江报业名符其实的头部报纸,
社长何文法,粤派报人,副刊多岭南名士,三苏、宋玉、王香琴、怡红生、吕大吕等名家。
快,就是《快报》,主编刘以鬯,香江意识流文学大作家。
而且还喜爱提携年轻人,早年的亦姝、也斯都是他捧出来的。
至于最后一个就是《明报》。
有人曾这么评价过金镛:“香江副刊作家,优秀的不少,可加起来,以我个人陋见,都敌不过一个金镛。”
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足以说明金镛在这个时期香江文化人心目中的地位。
还有就是,《明报》是全港中阶层精英读者人数最多的平台。
试问,有几个文化人忍得了这种诱惑?
而陈文彬算不算文化人?
当然算。
不提他祖上是书香世家,就说他港大中文系这层身份,就足以称得上是文化人。
思来想去,谈论许久。
罗斌最终还是同意将陈文彬的下一卷稿费提升到千字150元。
不论罗斌想不想承认,《新报》说到底只是一家娱乐报纸。
唯一能吸引陈文彬这类文化人的,除了钱,再无其他。
陈文彬领完稿酬,得知下一卷涨到千字150后,开开心心的打道回府。
准备接下来好好在家写小说。
这钱来的太容易了。
下一卷如果也按照25万字算,千字150,那就是37500港元。
关键这才第二卷,《鬼吹灯》全文8卷。
一连五天,陈文彬都窝在房间写小说,
连去顾家辉那里学音乐都暂时放下。
他准备先把《龙岭迷窟》写完,在去做别的事。
“咚咚咚——”
几声敲门声,打断沉浸在写作中的陈文彬。
“哈哈,陈大师。。。。”
门一打开,雷觉昆就笑容满面的叼着雪茄站在眼前,左手手腕上的金劳在夕阳余晖映照里让人睁不开眼。
陈文彬心头一凛,
“真真是人在家中坐,财从天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