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有门道,能收到不少金子,他三块八一克卖给尤利民,中间能赚点差价。
回头尤利民再按四块一克的价跟顾骁结账,又能再赚一笔,如此一来,两边都能赚着钱,多好的事儿。
给顾骁一克黄金就能赚两毛钱,这么轻松就能赚钱的买卖,谁会不愿意干?
闻言石崇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只起身进屋里拿了八根金条出来。
把金条一根一根摆在尤利民面前后,石崇十分随意地摆手道:“懒得去翻那些零碎的金子了,多给你五十三克,从下次货款里扣。”
尤利民看着眼前的金条,脑子里绷着的那根弦总算是松了下来,有了这些金条,他可算是能给顾骁一个交代了。
看尤利民把金条稳稳当当地收进兜里,石崇接着把话锋一转:“小尤啊,俗话说空穴不来风,我刚跟你说的那事儿,可不是瞎编来哄你的。你这些货的来路不简单,你可得多留个心眼儿,要是上头真改革了,咱哥俩这生意,那可就大有发展了。”
石崇可不是个啰嗦的人,而是他自己都弄不来这么多手表和衣裳,尤利民却能搞到。
这可都是些稀罕货,尤利民手里这条货源十分难得,石崇就怕尤利民年轻不懂事儿,不把这当回事,所以不多叮嘱几句不放心。
说完石崇还拍了拍尤利民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只要你能把这条货源稳稳抓在手里,说不定往后大家靠着卖这些货物都能吃喝不愁了。”
见石崇说得这么严重,尤利民先是一愣,随后嘴角上扬,十分郑重地点了点头。
不过嘴上这么说,尤利民心里还是觉得这事儿太不靠谱了,随便应付了几句,转头就把这事儿扔到脑后去了。
石崇安排的车明天才有,今天尤利民和谷三还得搭何爱军的车回去。
两人到约定的地方时,何爱军正靠着车百无聊赖地抽烟呢,一看见他们来了,赶紧把烟头掐了,脸上堆起笑容,迎上去给两人打开车门。
关于交易的事儿,何爱军也没多问。他心里清楚,这种事儿沾不得,自己有正经工作,知道得越少越安全,多问一句都可能会惹上麻烦。
等两人都上车坐好了,何爱军关上后车厢门,走到驾驶座,脸上一副谨慎的模样,接着货车就慢悠悠地启动了,车轮下扬起了一路尘土,晃悠晃悠地往乐阳镇开去。
回镇的路上,尤利民靠在座位上,眉头紧锁,石崇说的那些话在他脑袋里不停地转。
虽说理智上觉得不太可能,可要说尤利民心里一点盼头都没有,那也不是。
真要能合法做生意化,那可就太好了。
别的不说,真要有那么一天,往后想尤利民他们这些人的日子可就大不一样了。
现在他们偷偷摸摸地倒腾着都能挣到挣多钱,要是能够光明正大的做生意,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卖更多的货物,去更远的地方。
——简直不想这能挣到多少钱!
尤利民现在不敢相信,就是怕现在高兴得太早,到时候发现只是一场空欢喜,那得多失望啊。
这么想着,尤利民忍不住叹了口气。谷三坐在旁边,看见自家老大一脸发愁的样子,眼睛睁得大大的,满是疑惑:这不是赚着钱了嘛,咋还唉声叹气的呢?
这事儿太重要了,石崇当时跟尤利民说的时候,特意压低了声音,所以守在门口的谷三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事儿。
谷三到底年纪小,藏不住事情,怕他知道后出去乱说,所以哪怕此时他眼睛里写满了好奇,尤利民也没心情跟他解释,只摆了摆手手,什么都没说就闭上眼睛养神了。
这种事儿,不知道还好,反正成不成的,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了。
像尤利民这样提前知道的,在等消息的时候,心里别提多煎熬了,可能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
第二天中午,石崇安排的货车到了尤利民家门口。
接到石崇后,尤利民直接带着人去了存放货物的城隍庙,因为车厢要装货,这次石崇就只带来了司机和另外一个信得过的手下来乐阳镇。
此时为了早点把货物清点清楚,他们都挽起袖子,清点起了衣裳的数量和种类。
因为之前尤利民差不多把值钱的外套和长裙都运到市里去了,所以剩下的货物里,最多的就是十五块钱一件的衣裳。
最后清点完,还剩一千件衣裳,两百件外套和长裙。有了昨天的八根金条,今天结账的时候尤利民就没全要黄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