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嵘听到他的脚步声远去,才放下捂眼睛的手,朝身后道:“你要是不做坏事,还怕我告状?”
顾忌着圣德帝并未走远,她的声音并不大。
但下一刻,门口传来圣德帝散漫的声音:“朕听见了!魏宝嵘,你给朕等着!”
吓得宝嵘腰背一弯,跑到巧儿身后藏了起来,紧张地盯着门口。
等了好一会都没有再听到圣德帝的声音,确认他已经走远了之后,宝嵘从巧儿身后走出来,自己哈哈笑了两声打破尴尬:“皇兄就爱开玩笑。是吧皇嫂?”
巧儿点头。
宝嵘哪看不出巧儿是在取笑自己,笑就笑吧,反正她又不会掉块肉。想到等会要说的话,宝嵘又恢复激动:“皇嫂,我今日探到个大消息。”
巧儿来到花廊下坐着,“坐这说。”
宝嵘朝她走过去。
她一动,跟在她身后的陈嬷嬷,也跟着来到了花廊下。
看到陈嬷嬷,巧儿略带惊讶。午间两人分别时,那句她未说完的话就是‘若是你得空,可以常来锦绣宫找我’。
她未出口,嬷嬷就看透了她的心里话。
巧儿的内心,升起一股窃喜。
宝嵘顺着她的目光看到陈嬷嬷,低声道:“你也觉得奇怪吧,从前嬷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让她出长安宫简直像是杀了她一样。方才听说我要来锦绣宫找皇嫂,嬷嬷自己跟着就出来了。也不知道这锦绣宫里有什么,能让嬷嬷发生这么大的改变。”
宝嵘自顾自地感慨,巧儿道:“可能是嬷嬷看我面善,想和我多说说话,对吧,嬷嬷?”
陈嬷嬷温声一笑:“娘娘说的是。”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眼缘’吧,和那个‘一见钟情’是同样的道理。”宝嵘说道,她仔细地看着巧儿,又去看陈嬷嬷,“说起来,我还没发现呢,陈嬷嬷和皇嫂长的还有三分相像呢,果然,有缘的人总是能聚在一起的。”
巧儿:“你说的对。”
宝嵘收下她的夸奖,喜滋滋地安排道:“嬷嬷,那你以后有时间,就多来锦绣宫,和皇嫂说说话。她平时没什么人说话,我又有别的事,就指望你能帮她排解孤寂了。”
陈嬷嬷道:“是。”
说完这个,宝嵘又恢复正题:“我今日出宫,去打探赵中瑞的消息,皇嫂你猜怎么着。”
巧儿附和她:“怎么了?”
宝嵘道:“哎呀,真是不得了,赵中瑞被他祖父用拐杖打了好几下,现在床上躺着都起不来,整个赵家都乱了,啧啧,真是可怜哟。”
巧儿盯着她,“我怎么瞧着,你还有些幸灾乐祸。”
宝嵘揉揉自己的脸,道:“我可没有,我觉得赵老爷子打的好,让赵中瑞早些认识到现实,早些明白过来凭他自己的力量,根本撼动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省的以后吃更多的亏。”
“你这就是典型的口不对心,其实你内心里,害怕赵中瑞就此被打趴下吧?”巧儿笑道。
“我哪有!”
宝嵘嘴硬,红
着脸大声反驳,看着巧儿那双了然的眼睛,宝嵘又干脆承认,“好吧,是有一些担心。不过我这都是为了皇兄,像赵中瑞这样耿直单纯,精心为学子办实事的人,不多吧。我担心一下怎么了。”
巧儿点头:“嗯,你担心的有道理。”
什么你担心的有道理呀,她明明就是在调侃自己,宝嵘气的站起来,“不和你说了,我累了,要回去休息。”
巧儿朝她的背影挥手:“好好休息哦,打探那位‘耿直单纯,精心为学子办实事’的公子的事,以后还要继续劳烦你呢。”
宝嵘的脚步越走越快,颇有种恼羞成怒又落荒而逃的意味。
她是走了,陈嬷嬷却站在原地,“娘娘,公主和赵家公子?”
她看向巧儿,语重心长地道:“赵家注定会落败,务必不能让公主和赵家的人扯上关系。不然未来,这段感情会影响圣上对此事的裁断。”
巧儿应声,心中佩服她毒辣的眼光和远见,“我知道,嬷嬷放心。”
她曾听太皇太后提起过,要给宝嵘说亲的事,太皇太后选的那三个世家公子的名单,可和赵家没有丝毫的关系。
至于宝嵘,在陈嬷嬷的耳濡目染之下,现如今她只是对特立独行的赵中瑞有些好奇,待时间长了这份好奇消散,她也就没有兴趣了。
被精心教养长大的公主,心怀天下子民,怎会为了儿女情长一己之私,扔下自己的重担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