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得巧儿立刻松开他的手腕。
他的胳膊又落到她的胸上,因为那地方软,还羞耻地晃了晃。
“没什么,我腿麻了。”
“哦。”圣德帝推着她的肩膀,让她窝在他怀里的
同时,还能翻身侧躺着,“睡吧。”
巧儿本想着趁他睡着,悄摸去叫个御医过来问问,现在这样子,估计没指望了。她闭上眼睛,困意很快袭来。
夜里果然下了雪。
巧儿早间起身的时候,方舒推开窗户为房间通风换气,她正在穿衣服,注意力立刻被窗外的亮光吸引走。
巧儿连衣服都顾不得换,跑到窗边看着外面银装素裹的世界,惊叹道:“哇,这还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呢。”
方舒道:“是啊,下的真大。”
到现在还没有停呢。
飞云道:“瑞雪兆丰年,明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方舒却持不同的意见:“雪这么大,再不停的话,就变成灾害了。听说圣上一早起身,就去前朝询问京中雪情。”
巧儿回头看着床上的空位,她夜里睡的沉,连他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方舒看出巧儿心中的想法,道:“圣上不到卯时就起身了,他吩咐奴才们不许扰着您休息。”
巧儿道:“下了雪,天气就更冷了。方舒,你吩咐下去,给大家的饭菜中再加一道热汤,另外晚间每人一碗姜汤,里面加些抗寒的药材。冬日若是得了风寒,可难熬。”
方舒出去安排此事,巧儿换好了衣服,和飞云一起去慈安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罕见的,太皇太后没有见她。
不光如此,连大厅都没让她进,秋姑站在慈安宫的门口堵着她们,脸色也不太好,“太皇太后心情不佳,不想见人,娘娘请回吧。”
巧儿刚开始不知道原因,还以为是太皇太后身体又不舒服了,“是皇祖母身体不适吗?可有请御医看过?”
秋姑道:“不是,娘娘还是请回吧。”
巧儿还想再多问两句,秋姑已经转了身往回走。
第一次吃慈安宫的闭门羹,巧儿不解,回昭衍殿的路上冥思苦想,都没有想到太皇太后不愿意见自己的原因。
直到回到昭衍殿里,看到宋夫人给她做的安神锦囊,巧儿才想到,太皇太后不愿意见她的原因,可能因为她父亲。
经过一日的发酵,秋闱主考官受贿的案情,肯定传遍了京城,太皇太后能知道也不奇怪。
李家牵连其中,证据确凿,此案又交给了公正无私的首辅刘睢,太皇太后无法为他们开脱,便把气都撒在了她父亲的头上。
可她父亲毕竟是朝臣,和后宫牵扯不上关系。太皇太后自然把怒气顺延到了巧儿的身上。
“娘娘。”飞云担心地看着她。
巧儿笑笑,“无事,传早膳吧,我饿了。”
方舒是在她用膳的时候回来的,“已经都安排妥了,全宫大大小小的宫女太监们,一日三餐都加了御寒的汤,和御医院也打了招呼,他们送了药材,晚上大家在睡前都能喝一碗姜汤。大家都很感激娘娘。”
她走的急,头发上落的雪还没有化掉。
巧儿道:“你忙了这么久,也回去休息吧,去换件衣服,不然到时大家都好好的,就你受了风寒。”
方舒也怕身上的冷气传到巧儿身上,她道:“是,那老奴就先回房了。”
有了太皇太后这一茬,虽说巧儿问心无愧,但多少也影响了兴致,她放下筷子,“收了吧。”
看她几乎没吃两口饭,飞云和小红儿暗中有些着急,两人趁巧儿在发呆,走出房间商量,“要不告诉圣上?”
飞云摇头:“圣上正在处理雪情,这时候打扰他,朝臣会说娘娘不懂事的。要不我去叫宝嵘公主过来?她惯会讨娘娘开心。”
小红儿指着外面:“这么深的雪,公主能出门?”
“唉。”两人同叹口气。
唉声叹气没多久,陈嬷嬷笑呵呵地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