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言:“!!!二两五钱!”
“哎呀,这位夫郎,我这镯子净重都快有二两重了,可不赚你的钱。”
林言上手掂了掂,那边掌柜的立马开口:“怎么样,是不是有重量在的?”
说实话,林言也就来的第一天摸过银子,那时候也没心思掂量有多重,现下也只能装模作样:“哪有啊,顶天一两八钱,这镯子二两卖不卖?”
掌柜的显然被这砍价方式震惊了。
陆鹤明也有些忍不住。
看他俩都不说话,林言才后知后觉:“再添两钱……不能再多了……”
“你这夫郎……生的这般标志,这镯子也配你,二两四钱,要买我就给你包起来。”
林言:“一人退一步,二两三钱,再高我可就不要了,这么多银子,够给我夫君买好多纸墨了。”
“行行行,就二两三钱,包起来还是直接戴上?”
林言看他这么爽快,顿觉后悔,给多了!!
“包起来吧。”陆鹤明一直没说话,等两个人坎好价,才从贴身的荷包里掏银子,他总共带了三两银子。
数出来一些,把剩下的放回荷包。
林言把包好的镯子贴身放着,一路上摸了好几遍还是不放心:“要不我还是直接回家吧,这东西在身上放着实在不安心。”
“别担心,等下去了书馆就送你去镇子那里坐驴车。”陆鹤明看他的样子实在是可爱。
书馆没有离的很远,杨河镇很大,一条大河穿镇而过,还有几个小码头,顺着河能一路到襄阳府去,有不少人会在镇上歇脚,虽说都是一些小的货运船,镇上发展的倒也挺好。
锦书馆是个大宅子,前面卖书,后面是书坊,有工匠在后面做书。
相当于工厂售卖一体。
林言在里面转了一圈,看了差不多才找了掌事的。
掌事的早就看到了两人,两人穿的不像是富贵人家,但气质却是不错。
“二位要买些什么,咱们锦书馆可是镇上最大的书铺,什么都有。”
林言大致问了问话本的价钱,比陆鹤明买纸墨的小书铺贵上一些,但也还好。
林言把写好的部分拿出来递给他:“掌事的,我听说你们这里收话本,我这里有些手稿想给你看一看,可否能收?”
掌事的看他们的样子,没想到还真是读书人,镇子不大,读书人他差不多都认识,这二位却是眼生。
不过他也没有表现出来,嘴角带笑的接过来,认真看了起来。
只看了三页,他表情就变了。
可以看出写书人笔力尚显稚嫩,但故事巧妙,人物刻画的也很好,最主要的是,让人读着意犹未尽。
“是这位郎君写的?故事不错,但还很稚嫩,尚不能达到我们对话本的要求,不过,我们也可以收下,让我们的写书人稍加润色……”
林言一把抢了回来,没想到这个年代就有这种人了?
不就是想低价收他的故事吗?
“哎,这位夫郎先别急,我们去后面商讨一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