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
看向了陈亨:“陈将军,还是老规矩,留下一千兄弟守城,留下两千后勤军兄弟照顾伤兵,清理尸体,其余将士休整半日,即刻动兵。”
“末将领命。”
陈亨当即应道,一脸激动。
“陈将军。”
“不知这几日可杀痛快了?”魏全笑着问道。
“痛快,非常痛快。”
“之前朱将军没来时,我们整日就是做着一些后勤杂事,边军兄弟们都渴望建功立业都没有机会。”
“如今将军一来,我们就连续破了三城,拿下了这么多战功。”
“兄弟们的士气高涨,非常高兴。”陈亨笑着说道。
从他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的确是十分振奋。
要知道。
战场博取军功可是兵卒们唯一的晋升途径,哪怕没有杀敌立功,等到大战结束,只要是有了同属于一军的破城之功,朝廷乃至于兵部也会各有恩赏。
参与了大战的,自然是会在军饷上有所体现出来。
在军中豁出性命来当兵的,并非大多都是富裕人家。
十之八九都是穷苦出身的,他们也需要饷银来养家的。
这也是为何作为军人渴望战场立功,除了出人头地外,更是为了养家,为自己,为全家而拼搏。
之前不得上战场,不得立功的机会,大宁边军将士们自然是有所怨言,如今朱应来到带领着他们连破三城,朱应俨然已经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对了。”
“镇抚何在?”
朱应急忙喊道。
“标下在。”
随军镇抚立刻来到了朱应面前。
随着朱应身份蜕变,军中自然也是调拨了镇抚,负责统计战功还有伤亡,上禀兵部。
而朱应麾下的随军镇抚名为罗苗,为随军卫副镇抚。
“速速统计杀敌立功将士名册。”
“更关键的还是阵亡抚恤的名册。”
“这两件事也是重中之重。”朱应严肃的说道。
“标下领命。”
罗苗当即一拜。
“如今蓝玉他们率军推进何处了?”朱应问道。
“回将军。”
“他们虽然有着兵力上的优势,但进击速度还没有我军快,如今也只是夺下了两城。”魏全冷笑着道。
“他们兵力比我大宁边军要多了五万余众,进击速度绝对会快于我军。”
“想要在他们之前攻破铁岭,所依靠的便是骑兵进击之力。”
“唯有如此方可抢先一步。”朱应沉声道。
“请将军放心。”
“弟兄们随时都准备听从将军号令。”张武立刻回道。
“先让兄弟们好好休息吧。”朱应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