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开售的当日,天勤书坊还没有开门,便有不少人排在书坊门前等待。
张瑜看到这幅场景,当即笑得合不拢嘴。
书佣也不禁惊讶,“大人,我卖书那么多年,也就只有在大修士发布修为心得时看过这样的场景。”
自从上次,书佣拍马屁得到了张瑜的涨薪后,书佣的嘴巴是越来越甜了。
张瑜脸上笑意止不住,但还是制止道:“胡说,我们话本发布怎能和大修士发布的修为心得相提并论,这话可别乱说。”
书佣也反应过来,“是是是,小人记错了。”
张瑜说的也不是谎话,大修士发布修为心得时,那才真是万人空巷,所有梦想进入仙草园的学生,甚至已经进入仙草园的修士,都纷纷抢购,排队的人能从巷头到巷尾。
那是他们巷口这几十人能比的。
不过有人能在书籍还没发售时,便迫不及待地让书童下人前来提前排队,也足以证明他们的话本的优秀。
既然看到有人在等着了,张瑜也没有托大,当即提前开门做生意。
来的书童一窝蜂地涌进来,七嘴八舌地开口道。
“掌柜,来一本《纵横仙途》,我家少爷在这里提前预订过。”
“掌柜,《纵横仙途》一本。”
“掌柜,先给我拿,来两本。”
……
他们大多说着相同的话语,张口说要先给他拿的书童当即被其他众多书童怒目而视。
张瑜和书佣们连忙掌控场面。
“大家不要着急,提前预定的,我已经给大家包好了,大家来我这里交了尾款后,就可以去书佣那里领书了,一个个来。”
柜台前也就乱了一会,在张瑜的招呼下,很快书童们便有序地开始排队,交钱拿书。
应付完这些着急的书童后,已经是半个时辰后的事情,这个时候他们的书已经卖了一百多本,等书童走后,小说的售卖也没有慢下来,只不过从一开始的蜂拥而至,变作了络绎不绝。
就这样三本四本五本地售卖着。
而上午大多数书童前来买书,或者是一些曾经看过前文的学子自己来买,中途甚至还有一位彪悍的大哥前来购买。
张瑜一开始看的时候,还以为对方找错地方了,但是当对方说自己是来买《纵横仙途》时,张瑜又觉得理所当然了。
虽然话本的受众大多是学子,但是宋诀的小说颇为真实,里面还有村庄、家族、种地这种概念,就算是普通平民听到也会感兴趣。
他热情地把书给了这位大哥,并告诉他,大约20天后,还会有第二册,请大哥到时候再来购买。
这位壮硕的大哥啧了一声,颇为不满。
“怎么非要一本本地出,我就想一口气看完,你们就不能一口气全出了吗?”
张瑜嘴角抽了抽:“……因为作者还没写出来啊。”
大哥嫌弃:“告诉作者快点写,写快点,赚钱都不积极。”
张瑜能说什么,只能连连应是。
而开门一个时辰过去后,张瑜本以为售卖的热潮就这样过去了,接下来要一个一个卖了,却没想到宋诀小说第二群受众来了。
一个个丫鬟过来,指名道姓地要《纵横仙途》这本小说。
张瑜再次开启了新一轮的忙碌。
于是,这一天,天勤书坊的顾客发现他们经常逛的书坊变得极为热闹,总是有络绎不绝的人来购买话本。
从众心理下,又吸引了不少顾客。
张瑜看着被吸引过来的学子,没有丝毫惊讶。
宋诀的书刚刚开始售卖,即便有口袋书预热,知道的人也不多,现在只是开始,随着顾客逐渐积累,最后口碑爆发,他相信购买《纵横仙途》的人会越来越多。
事实也正如张瑜所料,继第一天不俗的销售记录后,第二天开门,外面排队买书的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