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芩换了居家常服,去了发冠,简单盥漱,便回了院中。
她见林小宛立于亭中,仰着头东看西看,便笑问:“林姑娘,可看出什么名堂?”
林小宛见她出来,垂手讪笑道:“回先生,学生于星象是一窍不通,只觉得月亮挺大,估摸着快到十五了。”
吴芩闻言,也笑道:“此亭虽名为‘观星’,却并不是观星的好地方。夜观星象,是欲从日月五星的变化之中探寻天机,观象授时。而吾擅卜,亦是探窥命运之秘,遂取观星之意。林姑娘,若想观星,不若去紫金山第三峰。”
林小宛眼睛瞪大,惊呼出声:“先生是说紫金山?我能去么?”
吴芩未料她如此惊讶,缓缓道:“京城东,紫金山第三峰,为钦天监观星之地。钦天监监正与吾有些交情,你若想去,我为你写封书信便可。”
林小宛皱眉不语,自至大楚,她也反复琢磨,自己是在哪里。可古今气候风物不同,地理称谓皆异,一时之间也无从判断。
但是大楚之紫金山,必是古城之紫金山。那赫赫有名的紫金山第三峰,现在依旧是天文台。
如此一来便可确定,自己仍在古城。
这便验证了她关于平行空间的猜测,她的地理位置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而不同的时空中必是由通道联结,她既然可以沿通道而来,必能沿通道而返!
林小宛喜不自胜,笑道:“那倒不必,我不会看星象,去哪都看不出所以然。”
二人说话间,黍离已将饭菜摆好。
吴芩邀林小宛同坐,林小宛早饿的前胸贴后背,也不推辞,便与黍离一左一右坐在她身边。
林小宛看了一眼饭菜,四菜一汤均为素菜,暗自琢磨,难不成吴嬷嬷也礼佛茹素?可她又说擅卜,可能是修道。
哎,管她修佛修道,自己是要修胃了。
吴芩提箸,客气让道:“家常便饭,林姑娘莫要嫌弃。”
林小宛笑道:“先生说哪里话,能吃得先生一顿饭,是学生修来的福气,先生与姐姐莫笑我饭量大才好。”
主宾客套过,便不再多言,三人默默吃饭。饭毕,吴芩道:“林姑娘,请随吾到书房一叙。”
林小宛答应,便随她去了书房。
这书房由整个西厢全部打通,十分阔大宽敞,书房一角置着书案,并不华丽,一看就有些年岁。
其他地方则摆了成行的书架书橱,使得书房更像一间阅览室,而它的主人则像一位阅览室的管理员。
林小宛笑笑,这感觉倒极为亲切。
二人落座,吴芩开门见山,问道:“林姑娘之前所说为北地何事?”
林小宛便将李瑾所遇修长城之困,与自己今日所思破解之法简明扼要地告知了她。
吴芩听了来龙去脉,更加惊讶,她深深望向林小宛,问道:“林姑娘,这些法子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林小宛眨眨眼睛,笑道:“先生,法子怎么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可行不可行。要不你就当我做梦梦来的?”
吴芩沉吟不语,半天才点点头,吩咐道:“研墨。”
林小宛便起身,撩袖研墨,吴芩则兀自沉思。
待林小宛将墨研好,吴芩则提笔蘸墨,写下了自常乐公主薨后第一篇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