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华娱从1998年开始 > 42 陈家嫁女(第2页)

42 陈家嫁女(第2页)

王盛竖起了耳朵。

韩三坪一个眼神瞟过来。

没门!

真是小气~

……

次日。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七日,农历四月十一,宜嫁娶。

天光未亮,鹿城的薄雾还带着瓯江的水汽。

双雁宾馆门口却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盛影传媒的团队兵分两路。

一队由吴一一带队,携带一台ARRI16SR3胶片摄影机和一组专业灯光前往新郎家,准备拍摄接亲前的准备环节。

另一队由经验丰富的厂里老师傅压阵,携带另一台ARRI16SR3胶片摄影机和一组专业灯光,直奔新娘陈小姐家。

由于采用的是成本低廉的乐凯牌16mm胶片,对灯光要求颇高,所以,唯一一位灯光指导,也被调到了新娘这边,务必要把新娘拍的美美的。

王盛也坐镇新娘家这边,负责总调度。

胶片机一拿出来,那沉甸甸的金属质感、精密的机械结构,立刻引来了陈家人和本地婚庆公司人员的一片低声惊呼。

这玩意儿和普通家用摄像机甚至广播级Betabsp;SP比起来,简直就是重武器对阵小手枪,专业感和压迫感瞬间拉满。

“这就是拍电影的家伙啊?”

“听说这机器老贵了,还得用胶片……”

“电影厂来的,就是不一样!”

“……”

王盛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布光、测光、安排动线。

厂里的摄影指导在一旁紧盯,确保万无一失。

气氛紧张而有序。

随着吉时临近,新郎家的接亲队伍热热闹闹地来到了新娘家楼下。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气氛瞬间被点燃。

接亲的真正“考验”从楼下就开始了。

新娘家的亲友团早已守候在此,开始了接亲特有的“拦门”仪式。

这不仅仅是堵门要红包,更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的智力与体力挑战。

不过有些闺蜜堵门的,难说。

“新郎官,想接走新娘子,先对上一首‘洞头渔歌’!”

洞头渔歌也叫渔歌对唱,是鹿城下辖县的传统民歌,与闽南文化密切相关。

历史上,大量的泉城移民迁居洞头,将闽南语民谣带入当地,形成了独特的渔歌文化。

陈老板就是闽南移民的后代,属于天生不会唱歌,就会被同乡嘲笑的那种。

“什么?不会唱?”

“你还是不是洞头人,连‘洞头渔歌’都不会唱?那做一百个俯卧撑看看体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