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华娱1996 > 08 都是哥们(第3页)

08 都是哥们(第3页)

剪辑师需要先在放机上找到要用的镜头的入点和出点,在录机上找到母带上要插入位置的入点,然后通过编辑控制器控制两台机器同步预卷、播放,在准确的时刻,录机开始录制,将放机上的信号复制到母带上。

这个过程无法随意调整顺序,一旦录制完成,除非从头再来,否则很难修改中间部分。

……

王盛走进剪接车间,这里充斥着一种独特的味道——混合着老式机器散热、胶片尘埃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防潮剂的气味。

车间里很安静,只有机器低沉的嗡鸣和偶尔响起的磁带快速进退的“嘶嘶”声。

几位老师傅正戴着老花镜,专注地对着编辑控制器的屏幕,手上熟练地操纵着搜索盘。

王盛知道,直接找当班的老师傅可能效率不高,而且他需要的剪辑量不小,还可能反复修改。

他目光扫视,最终落在了车间尽头的那间主任办公室。

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王盛推门进去。

剪接车间的孙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戴着眼镜看报纸。

“孙主任,您好,我是运输车间王保国的儿子,有事打扰您一下。”王盛脸上堆起礼貌的笑容,同时将手里那条用报纸仔细包好的“金桥”烟轻轻放在办公桌一角。

这烟不算顶贵,一盒12元,但也是拿得出手的“办事烟”,关键是量足,送一条。

孙主任从老花镜上方抬起眼皮,瞥了一眼报纸包,又看了看王盛:“原来是你小子啊……”

“是我是我,孙主任您好记性。”王盛赶紧应道:“我叫王盛。有点活儿想麻烦咱车间,借用一下对编机。”

“哦?私人活儿?”孙主任放下报纸,语气不咸不淡。

厂里设备原则上不对外,但私下接活补贴家用,只要不过分,大家也心照不宣。

“算是厂里支持的试点项目,韩厂长点头的。”

王盛适时抬出韩三坪,然后详细解释了一下:“拍了个广告片和一些素材,想剪出来。时间比较紧,怕自己手生耽误机器,还想请位师傅帮帮忙指导一下。”

听到“韩厂长点头”,孙主任的表情缓和了些。

他掂量了一下那条烟的份量,又看了看王盛:“设备用可以,得按小时算损耗和电费。至于人手嘛……”

孙主任沉吟了一下,朝外面喊了一嗓子:“小马!你过来一下!”

很快,一个二十五六岁、看起来挺机灵的年轻工人小跑着进来:“主任,您找我?”

“这位是王盛,有点剪辑的活儿,你用三号对编机帮他弄弄。该收费收费,明白吗?”孙主任吩咐道。

“哎,好嘞主任!”叫小马的年轻师傅爽快答应,好奇地打量了一下王盛。

王盛心里一喜,连忙对孙主任道谢:“太感谢您了,孙主任!您放心,规矩我懂!”

然后又转向小马师傅:“马师傅,麻烦您了!”

出了主任办公室,王盛立刻又从兜里掏出一盒没拆封的“金桥”,直接塞到小马手里:“马师傅,一点心意,今天得多辛苦您了。”

小马一愣,推辞了一下:“这……不合适,主任都吩咐了……”

“应该的应该的,活儿多,可能还得加班呢。”王盛硬塞了过去,压低声音:“完事儿还有辛苦费,不能让您白忙活。”

小马捏着烟,脸上笑容真切了许多,拍拍王盛肩膀:“哥们儿够意思!行,包我身上!走,三号机正好空着!”

来到三号对编机前,小马一边开机预热,一边和王盛闲聊:“哎,哥们儿,你说你是运输王师傅家的?我听着你名儿有点耳熟啊。”

“可能听我爸提起过吧。”王盛一边把自己那几盘宝贝带子拿出来做标记,一边答道。

热门小说推荐

我有一剑
青鸾峰上我有一剑
...
妙手小村医
花街教官妙手小村医
...
猎魔手记
老张老张猎魔手记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