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华娱1996 > 09 北影厂子弟帮(第2页)

09 北影厂子弟帮(第2页)

……

韩三坪的到来和盛影传媒的正式挂牌,像一块石头投入北影厂这潭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盛影传媒”和“王盛”这个名字,迅速在北影厂生活区、乃至在京城文艺圈里扩散开来。

很快,一个久违却又敏感的词被重新提起——“北影厂子弟帮”。

这个词带着光环,也带着沉重的历史包袱。

上一代,也就是第一代“北影厂子弟帮”的代表人物,是陈恺歌、田庄庄、李少虹他们。

他们的父辈,是北影厂的创建元老、著名导演、表演艺术家,他们自身大多经历过特殊年代,“北影厂子弟帮”这个概念,就出自那个时期,这些人后来纷纷考入电影学院,在八十年代凭借深厚的家学渊源和时代机遇脱颖而出,成为了蜚声国际的“第五代”导演中坚。

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院派”和“世家子弟”。

如今,王盛这群人的出现,让一些人自然而然地将其视为“新一代”的北影厂子弟帮。

他们同样生长于北影厂,父辈多在厂里工作,如今也开始涉足影视行当。

但这个称号立刻引发了争议。

在某些家庭背景更“高级”的子弟圈子里,不屑和质疑的声音很快响起:

“王盛?他爸就是个在电影厂开车的司机!他妈是化妆的……这也能叫‘子弟帮’?别他妈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就是,不过是一群技术工人的孩子,仗着住在厂里,凑在一起瞎胡闹,拍点婚庆录像,简直丢北影厂的脸!”

“韩厂长也是,怎么支持起这种来了?这跟我们恺歌哥、少虹姐他们那会儿能比吗?血统都不纯正!”

“听说为了剪片子、录音,到处撒烟,跟打发要饭的似的,一点体面都没有,真是上不了台面。”

“……”

这些议论通过各种渠道,隐隐约约地传到王盛他们耳朵里。

陈良气得当场就要炸毛,被王盛一把按住。

“他们说他们的,我们干我们的。”

王盛的语气出奇冷静:“‘子弟帮’这名头,现在咱们扛不起,也没必要扛。咱们是‘盛影传媒’,是靠手艺和市场吃饭的。父辈是技术工人不丢人,咱们的手艺就是最好的‘血统’。等咱们干出名堂,用真刀真枪的成绩说话,比什么名头都强。”

他嘴上这么说,但心里明白,这“名号之争”背后,是资源、话语权和未来道路的划分。

他们这群“技术工人后代”的崛起,无疑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和固有的阶层观念。

……

外面的风言风语,暂时影响不到王盛他们的既定步伐。

广告播出带早已通过北影录音录像公司广告部刘主任的关系,送到了京城电视台文艺频道广告部的审片员手中。

正如王盛所预料的,1996年的广告审核环境远不如后世严苛。

市场上各种保健品、药品广告语出惊人,画面尺度接近‘人造人’的不说比比皆是,但在一些地方台,无法无天。

相比之下,他们这支广告片虽然有一个亲吻镜头,但在唯美的光影和头纱的朦胧衬托下,显得含蓄而浪漫,充满了“艺术感”而非“色情感”。

审片员大概扫了一遍,没发现什么违规内容,流程单上签个字,就算通过了。

排期很快就定了下来,就在4月16日,星期二晚上,《午夜影院》的贴片广告时段。

广告片亮相荧幕的前一天。

王盛给李晓冉的传呼机发了条信息,由于技术限制,单条信息只能发二十个字:李小姐广告在明晚文艺频道午夜影院栏目播出

他也不知道李晓冉会不会看,只是出于合作关系,应该要通知一声……

热门小说推荐

仙傲
雾外江山仙傲
...
我老婆是导演
叔叔请放开我我老婆是导演
...
冠军之心
林海听涛冠军之心
...

最新标签